南蛮部落战士多以游斗为主,打得赢就主动出击,打不过的时候就会分散躲入南蛮群山内,让乾元帝国无法找到。
这次南蛮部落估计是在南宁谷吃了大败仗的缘故,想在东淮府上讨回败势,所以竟然会主动要求决战。威远侯卓天纲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催促李源渊率军尽快赶到东淮府汇合,商量决战之事。
除此之外,朝廷的答复文书在李源渊的捷报信发出后的第三天就传来了。文书中极力表彰李源渊的援军及逍遥侯府众人,表示班师后将有重赏。
另外还指示李源渊和卓不凡,待大军休整数日后,马上开往东淮府,与威远侯统领的卓家军一起,击退东淮府的南蛮军队,再掉头歼灭马鞍镇之敌,然后趁机杀入南蛮群山深处,重创南蛮部落。
这些天下来,伤势最重的李源渊、赵英武、九公主三人身体恢复不少,都已经可以调动真元之力。尤其是九公主,虽然真元之力没有完全恢复,但身体却已经康复,成天就想卓不凡骑着火羽犀鸟带她出去玩耍。卓不凡知道她憋闷久了,也就答应带她去玩了一阵。
刘思凡、李元霸、张皓文几人就是消耗大,受伤并不严重,通过这几天的修炼加上服用灵药,也补充得差不多了。
于是李源渊和卓不凡商议,按朝廷的要求朝着东淮府前进。
李源渊受伤这段时间以来,几乎将军队中的事情都交给了李士民处理,只是让李副将负责协助李士民。
由此可见李士民这一次出征来的表现,让李源渊极为满意,越来越看重自己这个儿子了。而李士民也果然不负所望,在李副将的协助下,将军中事务打理得井然有序。
大军的行进,自然也是由李士民安排了。至于他的先锋位置,李士民则暂时交给了李元霸和余振声。
随着修为的加深,李元霸的灵智也越发得到开发,加上余振声的配合,两人可谓相得益彰。李元霸神勇,余振声稳重耐心。
当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还有更大的一个保障就是卓不凡也带着九公主、公输磬一起走在先锋军中了。卓不凡虽然不发号施令,但他的事迹在军中已经广为流传,如今在军中的声望甚至不低于李源渊了。
虽然李源渊目前的修为比卓不凡高,但年纪上卓不凡却比李源渊小上将近三十岁,从潜力上来看,自然是卓不凡胜出不少了。更何况这位逍遥侯还有许多神秘的地方,比如说,如此惊人的修炼速度,比如说现在的真元境后期实力的座骑。
为了便于前后照顾,赵英武、张皓文、刘思凡等人被李士民安排与李副将一起负责在后军押送粮草等物质。
大军出发的第三天,就不断地发现有南蛮的前哨探子前来查探。还有一股南蛮骑兵想要夜袭赵英武所在的后军,烧毁乾元帝**队粮草。结果赵英武、李副将四人真元境强者的威压一显露,那支南蛮骑兵顿时狼狈鼠窜。
先锋军中,九公主身体虽然好了,却怎么也不肯骑兵前进,非要卓不凡带着她骑着火羽犀鸟在空中前进。
卓不凡体贴她身体刚复原,只好答应带她从空中前进,顺便利用火羽犀鸟搜索一下前面的地形和敌情。
借助火羽犀鸟的犀利目光和侦探能力,卓不凡成功活捉了两波南蛮探子,反过来审问了一些南蛮军的情况,然后,就再也没有南蛮探子敢靠近了。
数日行军后,增援大军顺利来到了东淮府,卓天纲得到讯息,带着卓诚伟等将领出来迎接。两边欢喜地汇合到了一处。
进入东淮府,只见到处旌旗招展,营帐将士军容整肃,操练整齐划一,一举一动无不展现高涨的士气,隐约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
李士民与李源渊等了解带兵之道的人,无不被此等军容所震撼,对卓天纲越发钦佩。就连卓不凡这样带兵的门外汉,也暗叹卓天纲的厉害。
只是卓不凡隐约间,总感觉哪里不对,一时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劲来。卓天纲等人热情迎接,也不容卓不凡有时间去思考。
(本章未完,请翻页)进入东淮府的军营主帐后,两边的几位主要人物开始商量起与南蛮军队决战的事情。东淮府这边参加的是卓天纲和卓诚伟和另一位乾元帝国的驻守将领吴世华。援军方面是李源渊、李士民、李副将。
卓不凡本不是军队领袖,因为手中的高端战力和增援路上的表现,也被邀请参加讨论。剩下的张副将、赵英武等人则配合东淮府原先的守将一起,安排援军的驻守。
“你们来的太好了。那满清海叫嚣得狠,下了三次战书了。我怕东淮府兵力不足,所以一直在犹豫。现在好了。你们来了,我们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和他们打上一场了。”一进主帐落座,卓天纲就高兴地道。
“呵呵,威远侯说哪里话,东淮府守军有将近两百万,我这不到三十万军队,能够派上什么用场。”李源渊打着哈哈说道。
“哎,镇东将军有所不知。如果按照朝廷派遣的兵力数量来看,这些年投入到东淮府的守军确实有不下两百万之多。
可是朝中那些个文官们,从来只算入的帐,不算出的帐。只知道朝廷给东淮府每年新发来多少兵力,却不知道东淮府作为抗击南蛮的前沿,长期与南蛮军交战,将士的阵亡数字大得惊人,哪里还可能有两百万人。”卓天纲满肚子冤屈地道。
“这,那如今东淮府尚有多少兵力?”李源渊惊讶地问道。
“不足一百万……”卓天纲满脸愁容地道。
“什么……”这话一出,李源渊、李士民、李副将,包括卓不凡在内,都是大吃一惊。原来朝廷的情报中,可是分析东淮府应该有将近两百万大军的,卓天纲却说只有不到一百万了,这差距也太大了。
卓不凡这才想起,自己刚进东淮府时,感觉到的不对劲就是这个原因。虽然那些将士军纪整肃,东淮府处处旌旗,却总让卓不凡觉得声势不够。
虽然比李源渊带的三十万大军声势要强,但离想像中两百万大军的场面还差上了一大截。感慑力、声势都远不够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