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眼中,楚王态度至关重要。
人杰皆知,楚王与蜀王走得极近,在朝堂中,笼络一批中下层官吏,其实力,可与太子对抗。
然而,推行变革之事,楚王与太子政见一致。
与杨钺素有嫌隙,变革之事,亦政见相左,是故,军门世家官员,颇为兴奋。
期待关键时,楚王挺身而出,反戈一击,给杨钺致命打击,让他一败涂地,永无翻身日。
此刻,太子心中亦暗暗兴奋,尽管对楚王前期没有弹劾杨钺,耿耿于怀。
在拒绝变革,绊倒杨钺的事情上,他们处于相同战壕。
前期他表达自己对变革看法,群臣亦纷纷阻挠,现今,楚王拒绝变革,会引起朝堂中下官员拥护,那时,变革之事不能顺利推行,杨钺得罪百官,必被驱逐。
这会儿,太子神情略显傲慢,期待眼神集中在楚王身上,偶尔目光余光会傲慢的望向杨钺,似乎在告诉杨钺,假若楚王表态,他要想实施变革的想法,将会胎死腹中。
然而,杨钺神情平静,半眯双眸,对朝堂中,各种目光,不闻不问。
杨钺越平静,太子怒意越强,恨不得冲上去,抓住杨钺蟒袍,警告他,你完了!
那些入朝就不曾言语的中下官吏,双目亦集中在楚王身上,一旦楚王表他,他们马上拥护,向皇上表达对变革态度!
各方期待,短时间内,楚王处于风口浪尖,一时,朝堂内气氛紧张起来。
龙椅上,杨明坤双目望向楚王,心中虽有顾虑,依然询问道:“三郎,你对变革之事,有何看法?”
楚王闻声,跃过太子,手抱朝笏出列,站在朝堂中央。
瞬时,朝堂中静可罗雀,生怕错过听到楚王表态,无视群臣目光,楚王朗声道:“父皇,儿臣觉得六郎所言不错,外患暂时平息,当务之急,就该变革图强,假若错失良机,我大唐唯有被节度使,被四方番邦部落宰割的份!”
“嘶!”
楚王大义凛然表达出自己对变革态度,简短言语,无疑于巨石丢进深水中,惊起轩然大波。
朝堂中,所有官员,不禁全部倒吸口冷气。
对楚王充满信心,期待楚王拒绝变革的官吏,听闻楚王言语,失魂落魄,如遭惊雷。
杨钺及不少中下层官吏,一副坦然之态,仿佛一切在预料中。
太子双目狠狠盯着楚王,百思不得其解。
楚王,楚王怎么与杨钺沆瀣一气,态度忽然一把八十度改变,支持杨钺推行变革呢?
楚王支持变革,太出乎预料。
更糟糕,楚王同意变革,那么,岂不意味着蜀王亦同意变革,朝中,军中,大量中下层官员,将领,亦支持变革。
杨钺身边将会聚集很强大力量,隐约中,会隐隐压制军门世家官员在朝堂中力量。
纵然军门世家官员不同意变革,皇上手中有楚王,蜀王,及无数大小文臣武将支持,
世家官员在变革中阳奉阴违,皇上提拔大量中下层官员,照样会添补朝堂官员空缺。
长此以往,朝中许多重要官员,势必会失势。
太子面色惊怒,宇文石,贺恒瑞,李闽皓,柳佐央这些官吏,神情更复杂,楚王支持。
那么,他们拒绝变革,还会有好果子吃吗?
变革中,已经有许多针对军门世家的不利政策,若在朝堂失势,对他们打击会越发严重。
许多官员,沉默不语,在思考化解方法。
然而,不等他们表态,蜀王亦站出来,语气坚定道:“父皇,六皇兄推行变革,策略中,虽有瑕疵,但多数观点符合朝堂利益!”
说完,蜀王自衣袖中掏出一分折子,呈向杨明坤道:“父皇,听闻六皇兄主张变革,不仅儿臣同意,军中不少中郎将,都统,校尉,也纷纷上书,支持变革。
当前,儿臣手中折子,便为右骁卫中将领寄上的。
之后,几日,十六卫中,将会有许多将领,上书支持变革图强。”
闻声,朝堂中彻底沸腾起来!
杨钺太无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表面与齐王,吴王,高孝云之流,商议推行变革之事,乍看没有多少力量。
暗中却与楚王,蜀王沆瀣一气,把他们当做关键时刻一柄暗剑。
不出鞘则已,一出鞘,血溅五步,杀人于无形。
此刻,相较楚王笼络朝中官员支持变革,蜀王手段更凌厉,把变革之事牵扯军中。
虽说目前仅有他帐下将领同意,却也表明军中中下层将领态度。
一时,太子无言。宇文石,贺恒瑞之流惊慌!
楚王,蜀王。
他们曾经寄予厚望的力量,没有想到关键时刻,在背后捅刀子。
虽不致命,却伤筋动骨。
此法,使得太子与军门世家官员,一败涂地。
一旦变革推行,他们这些人,势必会受到皇上怀疑,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手中权力快速流失。
然而,龙椅上,杨明坤内心喜悦,楚王,蜀王表态,出乎预料,却喜闻乐见。
不仅代表两位皇子支持变革,更表明,朝中,军中,有大量文臣武将支持变革。
有了这股庞大力量支持,变革之事,在朝堂取得极大优势。
眼见木已成舟,再不阻挠,皇上当朝宣布推行变革,那时,再想阻挡,将很难反扑。
户部尚书柳佐央匆匆站出来,抱着朝笏道:“皇上,变革之事,绝非儿戏,诸位皇子年轻,皇上,您要三思啊!”
“没错,皇上,你不能拿国运作为赌注!”李闽皓亦战出来附和。
“皇上,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皇上,时局动乱,万万不可再起波澜啊!”
…………..
瞬时,朝堂中,许多军门世家官员站出来,一副为国劳心劳力的态度,驳斥推行变革。
“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诸位殿下,与大多文臣武将支持,切不可荒废人心啊!”礼部侍郎袁文礼,楚王死党之一,冷声反驳。
“侍郎大人言语不假,各方集聚实力,恰是百舸争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忠于楚王韩姓官员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