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凡尔赛只有女王 > 正文 第163章 实验室

正文 第163章 实验室

书名:凡尔赛只有女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玉里禾斗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实验室并不远,走路二十分钟可以到达。房子看来也是才建不久的,崭新得像是在发光。

    除了最基本的桌子、椅子、档案柜之外,还有詹纳相当熟悉的器材,比如解剖镜、解剖刀等(事实上詹纳自己也带了一套来)。也有他不熟悉又陌生的东西。

    “这是……显微镜?”

    他之所以迟疑,是因为这一座显微镜和普通的不太一样。

    他们平常用的,原型是约翰·卡夫在三十多年前设计的,跟以往的显微镜比较,多了木质底座,还有上下两面小凹面镜,可以聚光,因此清晰度也高了很多。这些年来虽然不同的工匠会做不同改进,但大体相似。

    摆在这里的,看上去跟卡夫显微镜却有许多细节上的不同。

    单单制作显微镜并不能养活一个工匠,他们的主业往往是眼镜、钟表等同样精细的物件,因此风格也很类似,往往有精巧华丽的外观以吸引顾客——就跟清朝有段时期王公贵族流行收藏自鸣钟一样,许多人买显微镜回去也是当做赏玩的物件,而不是实用器具。乔治三世就收藏有一座堪称史上最豪华的银质显微镜,镜座底部两端和镜臂两端都有人型雕像,托盘和手柄上延绵着精致花纹——美观远大于实用。

    这一座却不同;摒弃所有多余线条,只有圆或直;质地非金非银,大约是某种铁合金,反光黯淡,摸起来相当实沉。通常的显微镜,是用一根尖刺固定标本,詹纳自己还曾经被划伤过;这座却没有尖刺,只有两片夹子;夹子和一个平台连在一起,中间开了一个圆形的洞;平台下才是小凹面镜。

    “这是路易显微镜。”卡巴尼回答。

    “路易显微镜?”詹纳饶有兴趣地摸了摸镜筒。

    “因为我们的国王也亲自参与制作了,王后特意这么命名的。”

    吓得詹纳的手又缩了回来。

    “这、这一座是你们的国王……?”

    “国王参与了一些设计上的改动,还动手做了一些部件,组装成了一台原型;我们用的这些都是根据那一台的设计,由工匠们制造的。那一台现在是王后收藏着呢。”

    詹纳这才放心了。

    “没有尖刺,标本要放哪儿?”

    卡巴尼拉开木质底座下的小抽屉:“先把标本切成薄片,然后用一大一小两片玻璃片夹起来,架在平台上,用夹子固定。”

    詹纳略一想,就明白了这样设计的好处。

    原来用针刺标本,标本只能是厚的。

    观察观察,人眼要看到东西,最重要的就是光线;放大倍数越高,视野就越容易变暗;而薄标本有利于透光;另外,由于显微镜能把东西放大,厚标本在显微镜下,就好像一层层纱叠在一起,根本看不清结构,所以自然是薄的更好。

    “另外,我们的路易显微镜精度比普通显微镜至少高一倍以上。”

    “真的?”

    不能怪他怀疑。虽然显微镜的样式一直在变化,但倍数却都差不多;这跟镜片质量有直接关系。

    就跟用玻璃载片一样,以往就没人考虑过这样的想法、进行过类似的尝试吗?未必。之所以未曾问世,还是玻璃的质量问题。

    无论是透镜还是载片,都必须纯净透明、无杂质无气泡无条纹、折射率均匀,对加工工艺有很高要求;而要实现这些工艺,需要的是整个工业体系和材料学知识的全面进步。

    从奥地利带过来的那些陪嫁工匠闲着也是闲着,玛丽干脆指派他们去研究一些新物件;主要的改造方向自然出自她的脑袋。在制作新式显微镜时,她有意地参考了后世的形制——作为常年跟材料化学实验室打交道的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但超出半步是天才,超出一步就是疯子了。在她超前而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如今的工艺水平之间架起桥梁的,就是路易。他喜欢制锁,对这些小机械可以说了如指掌。

    作为国王,他提高透镜和玻片的质量的方法,也是唯有大富大贵人才使得出来的大手笔:造出来的玻璃质量不是不稳定吗?那就大量地制造,不断地尝试,优中选优,精工打磨,绝不吝惜金钱和人力。反正那些被淘汰的废玻璃还可以拿去回炉造点别的,也不算浪费。

    玛丽也承认路易的这个主意不错。显微镜是耐用品;她制造的目的也不是拿去卖,而是给她赞助的科学家使用,也就不需要量产;不计成本地造出几部来,花费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她又想:路易对工艺技术的喜好,能不能引导到对科学技术的关注上来呢?

    卡巴尼没直接回应詹纳的怀疑。最初自己也是不敢相信的,但实际用过之后就不一样了。

    见日头微沉,他便建议先去吃点东西。詹纳一直赶路,也饿了。

    两人经过旁边的一栋矮楼,见窗户冒出黑烟来,还有硫磺一样的味道。

    卡巴尼笑道:“又来了。那是拉瓦锡阁下领导的小组,在研究火药配方。”

    “拉瓦锡?”

    隔行如隔山,詹纳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却不清楚是什么人。

    卡巴尼会错意,以为他知道,便说:“是他。听说王后陛下还承诺如果火药威力能显著改进,她就给他一些王室火药厂的股份。”

    又说:“听说他夫人比他小15岁呢!是个包税官的女儿,今年才16岁,非常能干,对化学研究很感兴趣,还帮他翻译英文资料……”

    詹纳对这些八卦是不感兴趣的,便笑着说饿了,催他快走。

    吃饱喝足后,卡巴尼问什么时候正式开始工作。他想着詹纳背井离乡那么远,带的行李也不多,恐怕至少得花好几天才能布置好新住所。

    没想到詹纳直接回答:“明天就开始。”

    牛痘的研究,他在伯克利老家就着手进行了,只是苦于平常还需要行医赚钱,不能全心投入;如今有大好时光,他半点也不想浪费。

    在原历史中,虽然发现牛痘的故事看起来像是灵光一闪,但实际上詹纳是花了差不多20年时间,通过断续的研究,确定牛痘对人体无害且有效之后,才正式发表了研究成果。足见他对这项研究关切和严肃的态度。

    卡巴尼微愣,提醒他家里的事。

    “那些交给我的仆人就行了。他手脚一直很麻利。”

    “那就好。”虽然在巴黎住了两年,但一直有仆人照料的卡巴尼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明天我们就先到附近的农场看看。”

    卡巴尼没有异议。只是提醒道:“还有一个人,你要安排时间见一见呢。”

    “谁?”

    “小布罗意阁下。他是法兰西近卫军的一个小队长,被派来看押那些死刑犯人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