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虫族都是悬浮在空中的,在它们悬浮不动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恢复体内的能量,根据对虫族的长时间分析,飞行虫的内体都有自行循环系统,在悬浮的时候可以为自身提供一种类似于永动机的能源循环,而且在悬浮静默的时候军方的侦察机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当然对于塞伯坦雷达来说,找到它们是非常简单的,虫族的空军包括:飞行虫,数量最多的普通飞行单位,最常用的攻击方式就是“自杀式”的冲击,主要的破坏力就是来自于它们的飞行撞击,可回收飞行单位,只要虫族有战斗优势,这些资源都是可以重新被回收的,相当于“无限次数使用的一次性攻击道具”。
除了飞行虫还有可以释放毒液的“飞象”,使用高压气体攻击的“变异飞象”,飞行单位中攻击力最高的单位,群体伤害超级强悍的“剃刀虫”,大型飞行单位“天体卵巢”,还有最新发现的大型飞行战斗单位“飞天战虫”,体型是天体卵巢的三倍大小,目前这种“飞天战虫”主要停靠在月球的背面,根据分析这种飞行单位应该是旗舰级。
这就是当前御龙军掌握的虫族空军的信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飞行虫族,主要是以普通飞行虫为主,群体作战,数量庞大,在它们的附近必然会有一个天体卵巢隐藏着。
换句话说,天体卵巢除了具备孵化功能之外,作为空军作战单位,就相当于一个空中航母,而普通飞行虫就是它的僚机。
这还是蓝先生看过虫族资料之后,分析出来的,毕竟对于空中单位的特征还是蓝先生最为了解,而这也是星际战斗中最常见的“舰群形式”。
这种形式的战斗,就是遇到对方的“母舰”,在宇宙中战舰的种类很多,所以衡量战舰的标准并不完全看战舰种类,主要还是看战舰的规模,天体卵巢这种飞行单位更像是一种载具,但是也无法忽视它拥有“母舰”的功能,虽然这种体积在战列舰级别对比中,根本就算是一艘很小的飞行单位,但是能够承载十万只飞行虫的飞行单位是无法被忽视的。
当然十万飞行单位是只在地面孵化的数量,而直接承载的数量大致只有一万只飞行虫,已知的天体卵巢在空中孵化的速度是十分缓慢的,观察这么久的分析就是,天体卵巢在飞行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的能源,让其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孵化行为,这也算是天体卵巢的一个弱点,一旦飞行就成了大型空中载具。
这些在蓝先生在进行模拟器数据录入的时候就已经将目前已知的“敌人”的数据就全都在模拟机中体现了,最基本的飞行数据在塞伯坦雷达的扫描模拟中早就被分析了出来。
而御龙军的驾驶员们针对击落天理卵巢的战斗还是做了一定的针对训练,但是其中并不包括这种用飞行虫当成“僚机”的方式。
当先驱者舰队接近虫族的感知范围的时候,大量的飞行虫从静默中苏醒,这里面还要说一个飞行虫的特点,那就是在它们悬浮在空中保持静默的时候,它们的危险感知范围会扩大。
苏醒之后的飞行虫便会失去远程感知的能力,当先驱者进入了战斗射程之内,第一时间就组成了飞行队形,像是一张大网一样,发起了全力攻击。
在发起攻击前进行飞船队形调整,这可是一个新的战斗方式,看的众人眼前不由一辆,如同网格一样的阵型,这是最基础的一种舰队分布方式,尤其是针对于密集的敌人。
有塞伯坦雷达的帮助,视野可是优于虫族很多的,只要将主炮调整坐标就能够先行击发,驾驶员们也是这样做的,第一轮射击之后,就看到还在快速反应中的飞行虫仍然是一片混乱。
接着连续发射了几十次电磁攻击之后,飞行虫在发现攻击它们的目标,接着就开始发起了最疯狂的“自杀式攻击”。
体型小速度快,这就是飞行虫的优势,而且数量极其庞大,接着先驱者舰队在发动几次攻击之后,就再次调整阵型,开始将网型的队列再次扩大,这次的距离非常的大,在旁观察严重看上去,这明显就是分散了火力,虫族靠近后岂不会很容易就被冲破。
然而先驱者舰队可没有等着对方发起冲击的意思,分开之后开始快速的移动,当飞行虫冲击过来的时候,舰队已经从“网”变成了一个“球笼”,而在中间吸引虫族的先驱者飞船则是在向后飞行,接着两翼的先驱者则是开始发起了攻击,这次用的不是电磁主炮,也不是导弹,而是投掷的“大型捕猎网”。
这可是陆玄的得意之作,从驾驶四翼战龙上总结的经验和一些灵感,这次制作出来的捕猎网都是比较大型的,在经过上百张网的投掷展开,对飞行虫还是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接着先驱者舰队就开始告诉飞行起来,这次可就没有什么特备的战术科研了,纯粹就是凭借驾驶员个人的战斗力,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先驱者舰队都是以导弹攻击为主,告诉规避飞行虫的追踪,因为飞行虫不具备远程攻击能力,说白了这些虫子也挺怪的,这种“成本很低”的飞行虫说白了就是被制造出来的“子弹”,用完回收弹壳而已,如果击落目标,那则是赚了,因为天体卵巢可不“挑食”,这些虫族什么类型的资源都能够进行能量转化,区别就是转化出来多少而已,但是一颗“子弹”的成本,肯定要比一艘先驱者便宜太多。
飞行虫的学习能力很快,在遭到猛烈攻击后,开始学会分散进攻,本身飞行虫的体积就非常的小,这样就相当于一架飞机在捕捉一只非常大的鸟。
本来先驱者舰队主控的战斗节奏,随机就被打破了,跟着飞行虫一起乱成了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