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公司有心要卖。
赵世康得了夏天的肯定,也认为他是支持买的,所以就很用心的去跟安然公司谈。
一个诚心要买,一个有心要卖,双方谈得自然非常投机,短短一个月内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李家诚等人开始怀疑夏天并购安然是个陷阱,因此派人前往美國对安然进行调查,又通过在天下集团的内线考证。
美國安然公司方面,造假已有七年时间。它通过层层控股,关联交易,转移债务等手段,把公司业绩粉饰的非常亮眼。因为它采用的手段非常隐蔽,所以外人就根本没能发现其中猫腻。
再加上全球第一大会计公司安达信为它做审计工作,这些虚假交易、巨额债务都没有查出来,就等于是用它的信誉为安然公司做了保证。
安达信作为全球最大的会计公司,在业内的口碑和影响力都是极高的。它都没有查出安然公司的弊端,李家诚的人自然更是查不出来。
因此最终调查结果“证明”安然公司就是一家业绩优良,前景广大,深具潜力的大公司,值得购买。
而天下集团的内线也证明,夏天的确有意收购安然公司,而且目前的谈判已经取得长足进展。
两边信息综合之后,李家诚等人就相信夏天是真心实意要购买安然公司,而安然公司也的确是有投资的价值。
得出这一结论之后,他们就变得很兴奋起来。
“怎么样,我们要不要参与进来?”李家诚向在座诸人征询道。
“这次收购要动用至少两千亿港币,我们恐怕没有那么多资金吧。”凯瑟克为难的道。
两千亿港币资金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即便是他们是香港顶级富豪,要掏这笔钱也很是不容易。
“两千亿港币的确不是个小数目,单靠我们自己来凑当然不行。”李家诚点点头道。
别说两千亿港币,就算是抽调两百亿港币,都足以让公司陷入流动资金枯竭的局面。
“不过,我们可以跟银行合作,以贷款的方式收购安然。”李家诚又道,“安然公司业绩优良,年收入超过千亿美元,我想银行是会支持的。”
他们以未到手的安然公司抵押担保,先从银行贷出款项再进行收购,然后再用收购到手的安然公司还账。这种收购方式叫做杠杆收购,在八零年代盛极一时,像李家诚收购和记黄埔,就是先拿到的和记黄埔,然后再用和记黄埔的盈利偿还债务。
但后来因为这种操作风险太高,所以被银行禁止了。不过李家诚等人素来跟银行关系密切,所以他们还是有钻空子的可能。
“如果银行支持的话,那当然就没有问题了。不过汇豊银行最近几年麻烦事不少,它还愿意那么支持我们么?”嘉道理担心的道。
汇豊银行现在官司缠身,形象非常负面,这些年发展一直不顺。尤其天下金融还对它虎视眈眈,一心想要谋夺它手中的港币铸币权。
因此,汇豊自保不暇,未必能帮到他们。毕竟这可是两千亿港币,占到汇豊银行总存款的近三分之一呢。
“汇豊这几年的确比较困难,不过我想这件生意它们没有理由拒绝。如果我们成功收购安然公司,那对它们也是有利的。”李家诚点点头道。
汇豊银行也有盈利的需要,而且非常急迫。如果它支持收购安然,那他们就可以用安然的收益偿还贷款。
两千亿贷款,单是每年的利息就有近百亿之巨。作为如今风雨飘零的汇豊银行而言,这一百亿港币的收入可不是小数目。
“如果汇豊不愿支持我们的话,我们还可以跟渣打、万国、宝通这些银行去商议。我想它们也应该会支持我们的。”施怀雅提议道。
众人都点了点头。
……
“至于香港电讯,这也是一家非常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夏天的眼光的确不错,要收购的都是优质资产。”李家诚又道。
香港电讯公司,他们也派人调查过了,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夏天也是知道它的好,所以真心实意要买的,并没有要给李家诚他们挖坑的打算。
“如果我们这家也要收购的话,那就又是两千亿港币呢。”嘉道理皱起眉头道,“这么多的资金,真难为夏天如何处置。”
“他有天下金融做后援,再加上天下集团这些年发展一直顺风顺水,红红火火,他拿出四千亿港币并不困难。”施怀雅感叹道,“可叹我们这几年被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发展一直都不顺。”
“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把香港电讯拿下来。”李家诚郑重的说道,“他不是要搞数码港,把香港建设成为东方硅谷嘛。
既然如此,那就离不开电讯业的支持。也因此,他的数码港计划运行的越好,我们就越受益。到时候,他就帮我们打工了。”
“不错,这话说得有道理。”郭炳祥笑道,“夏天一直骑在我们头上,现在也该换我们了。”
“只不过,这收购的资金从何而来呢?”凯瑟克为难的道,“难道也要贷款么?一连四千亿港币,怕是银行也很为难吧。”
“这一点不用担心,我们可以跟大东电报局商量,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来收购。”李家诚又道,“其实,大东电报局并不想出售香港电讯,只不过受到了内地和港府的压力,所以才不得不退出。
如果我们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收购,拿到香港电讯的运营权,再保障大东电报局的大股东身份,我想它们应该是很乐意的。”
股票加现金的方式,意思是李家诚等人用新公司的股份,跟香港电讯进行一比一的兑换,再附赠每股一笔现金来补足差额。
这样一来,他们只需要支付少量现金,就能够把香港电讯收购过来。而收购之后,大东电报局还会是公司的大股东,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东电报局保住了自己在香港电讯业的影响力。而李家诚等人也用极少量的现金,拿到了一家市值三千八百四十亿港币的优质上市公司,等于是两边获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