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忧心此事倒也理解,毕竟是王室中人,和普通平民还是有点差距的,太子乃是国本,当早立之,教习文武,承先秦文化,方可统御四海。
旁边的蒙毅亦是劝慰道:“相国何必着急,陛下之心长君何不知也,乃是恢祖宗基业,故而无心后宫,不必急于一时。”
“此言有理,然封后之事不可怠慢,上卿,汝莫要多言,魏国灭之后,便将幼女遣入宫中。”扶苏颇为认真地说道,蒙毅在旁连忙颔首。
这才使得扶苏面色稍喜,“诸事日后议论,某先回去处理政务了。”
自临江郡诸事完毕,胡亥也算是送了一口气,最起码南方共敖与刘邦结下了梁子,汉中与巴蜀便无忧虑之处,安心解决北方之事即可。
彭城之中,周兰仓促赶回,项羽闻讯心中大喜,没想到刘邦还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将衡山郡拱手让给共敖。
在项羽看来,这就是刘邦示弱的表现,逾越楚帝的事情,刘邦恐怕还不敢做,项羽因此也不在高看刘邦,明显是欺软怕硬的小人而已。
天下大势,三郡复平,秦国又将边境数城赠予赵国,似乎自秦乱以来,又恢复了安居乐业的水平,然则内部皆是蠢蠢欲动。
齐燕赵三国之中仅有齐国的君王是贵族,颇为知晓礼仪,至于赵燕,完全就是匹夫之勇,项羽这些天似乎并没有要与他们挥刀相见的意思。
彭城后方,偏僻的阁楼之上,韩信正在为兵法史书分类,面色很是疲倦,完全就是楚国史官一名,每日除了整理书籍之外,再无他事。
今听闻刘邦占据九江,秦国复得临江,心中甚是忧虑,而且当初项羽也说过,可将想法和意见写入帛书之中,次日呈上即可。
韩信始终没有忘记项羽的安排,趁着微弱的灯光,奋笔疾书半个时辰,才将心中的计划写出,灯光微暗,韩信颇为舒服地叹了一口气。
“大王若按照此计执行,楚国无忧矣。”韩信拿着帛书,颇为欣慰地说道。
次日清晨,百官朝拜项羽毕,韩信方才从太史院赶来,恰巧与范增打了个照面,范增多日未见韩信,不免有些担忧。
遂走上前问道:“韩信,汝为何现在来朝?今朝会毕,莫非还有他事?”
韩信连忙行礼道:“禀告先生,信在院内无聊,方知刘邦占据九江,故而有计策献于大王,只愿大王依计而行。”
“哦,没想到汝竟这般担忧国事,倒也不枉将你举荐而来,只是有何高策,可否说与老夫听听?”范增很是好奇地问道。
韩信稍微挠了挠头,“这个嘛,还是等等吧,待我禀明大王之后,便与先生详说,不知先生是否同意?”
“哈哈,好,汝且去吧,事成之后来我府上,许久未与汝切磋棋艺,都有些倒退了。”范增笑着说道,缓缓向着宫门外走去。
韩信见状,立即行礼送走范增,缓步向着彭城行宫走去,此刻的项羽也是刚刚从首座上起来,颇为懒散地喝着清茶。
旁边的宦者丝毫不敢发出声响,不消片刻,韩信便从外面走了进来,不待宦者反应,韩信便率先行礼道:“启禀大王,微臣有事启奏!”
项羽眉头微皱,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杯,“汝本为太史,为何今日来朝,莫不是有什么事情禀告?”
“大王英明,臣有卷书,还望大王细读之。”韩信说着便将袖中的帛书取了出来,宦者颇为精明地将帛书呈给项羽。
然而首座的项羽单手拿书,似乎不是很在意地说道:“这些都是你写的?未曾想汝淮阴胯父还知舞文弄墨,当真有意思。”
韩信在旁,眼神微变,很是无奈地说道:“还请大王细读,此乃天下一统,灭秦燕之大计也!”
项羽有些不屑地哼了一声,很是随意地将帛书打开,其言曰:“微臣太史韩信拜见霸王,今天下时局,动荡不安,韩国未久便不知所存,魏千里之地,秦楚相攻,无非大梁小城而已,南方临江三郡,本共敖所拥,秦汉相谋,以至于千里之地易主,讨得衡山屈居,为天下人所嗤笑也!”
“细细观之,南北之地皆有秦士卒,攻伐相交,连绵不断,今攻下赵城,为之时久,拱手相让,其心可明与日月也?此乃欲攻魏夺陶地也。”
“人言二世贪玩享乐,声色犬马,臣以为不然,今秦占据西方诸地,开垦巴蜀,粮屯汉中,将守荥阳、江陵、河东诸地,未敢有之睥睨者。”
“前时相国与之战,未有半分便宜,若非魏地居中,胜负未可知也,今相国固守定陶,齐燕赵皆在左右,若有二心,群起而攻之,可攻未必可守,全赖相国英明,以至于宵小之辈何敢觊觎!”
“大王移兵彭城,其势足以与秦抗衡,若全力交战,胜负难定,故而大王未轻举妄动,以待他日强盛,一句豪迈,便可唾灭!”
“此等缓兵之计,楚可用,然秦亦可用,为下策也,微臣以为当迎回楚帝,号令刘邦、共敖等人,从荥阳出兵,与秦抗衡,大王趁此机会攻下齐地,而后发兵燕地。”
“据臣所知,齐国田詹、燕国韩广皆是乡野村夫,因天时举兵,各成一势,秦疲于应楚,楚疲于攻秦,致使得齐燕守国而大,若不趁此机会消灭,日后定为楚之隐患!”
“田詹为贵族,心思缜密,若楚出兵秦,田詹考察国势,心中笃定,则楚后方无援,相国恐被三国之力围之。”
“王陛下听臣一言,迎回楚帝,召衡山王、汉中王对付李由,而后相国与蒙恬周旋,半载不过,以大王勇武,齐燕定然不复存矣。”
“臣万望大王听之行之!”
帛书数百字,言辞恳切,项羽匆匆读阅,脸上依旧不是很高兴,反而有些怀疑地问道:“汝尝为太史,出身鄙陋,此策不可用也!”
韩信闻言,当即躬身行礼道:“陛下用计,问计之出处,人之居所耶?倘若策略有所纰漏,还请大王指出,只因臣有耻,故而大王不用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