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憔悴,面色苍白的黄太吉怆然道:“礼亲王!尽快备战吧,若事不可为,以保存实力为要!”
黄太吉并不意外平壤这么快就破城,就凭天策军那样的炮火,清军首先就难以登上城墙,因为那是送死。放弃了城墙,天策军攻入城内能不快吗?当然他还没有见过天策军的直射火力。
见识了天策军的战斗力,黄太吉已经在忧虑大清的存亡了。
一旦这一战不能重创天策军,清军如果折损严重,不论天策军是否立刻尾随清军攻入辽东,大清都有崩溃的危险。
满清是以满八旗强悍的战斗力震慑和压服蒙八旗,其后是汉八旗,这是满清得以统治基础。如果清军兵力损伤严重,蒙古人可能会蠢蠢欲动,整个大清都有可能人心不稳。
天策军如此强大,这样的敌人该如何战胜,黄太吉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汉人的那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了。
攻入城内的天策军,以装甲车辆为先导,向两翼和城墙上扩展,再向城中攻去。
紧随其后的是张铁柱率领的特战大队。特战队是以现代特种作战训练大纲要求培训出来的,其装备也和现代特种兵的类似。
不过根据时代的不同,和今后所面对的几乎都是冷兵器敌人,一些装备配置的比较少。比如狙击步枪装备的就比较少,因为不少神枪手在二百米内用步枪瞄准镜即可精准射击。
特战队员每三人组成一个战斗单位,他们每个人都配备了对讲机耳麦,身穿防刺服,头戴钢盔。一个战斗小组两支九五式短步枪,一支散弹枪,每人一支手枪,可谓武装到了牙齿。
手榴弹、闪光弹、烟雾弹齐全,特战队的装甲车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伴随进攻。
因为多尔衮的命令,平壤街上已经很难看到清军的身影。清军是从房前屋后,甚至房顶向入城的天策军士兵发动突袭的。
这一情况很快被特战队员们发现,汇总给特战队长张铁柱,他随即调整了战术。
这次是域外作战,所以王越没有那么多顾虑。根据王越的指示为了避免不必要伤亡,对于一切可疑的民居,特战队员们用闪光弹、烟雾弹甚至手榴弹可着劲的招呼。
平壤城内的民房顶上,到处都能看到特战队员的身影,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步枪和散弹枪的枪声不断响起,清军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上百人的突袭,几乎都难以奏效。
只有偶尔突发的冷箭才会对特战队员们产生威胁,在有防刺服的保护下,偶尔一两支冷箭很难致命。勇敢的弓箭手都被乱枪打死,特战队员们的眼神更加警惕了。
第五团的士兵也同样身穿防刺服,这是天策军的标准配置。和特战队的配置不同的是,他们用的是标准九五式步枪,少了特种手榴弹和散弹枪等武器,手枪只是军官才有。
三人一个战斗单位,是天策军所有士兵都要学着的。虽然他们不像特战队一样每个人都有耳麦,但第五团士兵的攻击进度并不慢。
王越已经将指挥部推进到平壤城墙上,眼看着清军竟然做起了缩头乌龟,玩起了***那一套,也不禁暗暗皱眉。这种战法对天策军的确造成了困扰,难以速战速决。
“冯源山、张铁柱,务必在天黑之前清剿完城内的敌人。”王越用对讲机命令道。
天黑之后天策军要防备躲在城内各个角落内的清军,必定难度大增。
“张继成、李子轩,现在命令你们两个团停止向北进攻,立刻从东西城门攻入城内,清剿城内敌军!”王越根据战场变化,调整战术,要首先清除城内的清军。
之所以要同时攻击城北的大部清军,是担心这部分清军被吓跑了。现在还是谨慎起见,迅速解决城内清军,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天策军的每一名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现在又没到拼命的时候。清军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要消灭他们有的是机会。
第一团和第三团收到王越的指令,立刻对平壤东西两边的城门发动了攻击,很快破城攻入城内。
平壤城内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更密集了,这一战况被牡丹峰上的黄太吉和代善等人看的很清楚。
牡丹峰这个观测点的位置非常好,整个平壤城都在俯视之下。
发现天策军已经全军攻入平壤,黄太吉认为机会来了。
“礼亲王,即刻命令全军突击平壤城,让我军和敌军混战在一处!”黄太吉果断地下令道。
这是事先的既定战略,现在城中有一万多清军,城北这近五万大军要是也攻入城内,必然淹没掉天策军。十几倍的兵力和天策军混战在一起,黄太吉相信以清军的近战能力,说不定能够全歼城内的天策军。
五万清军的动向被空中的无人机观察的一清二楚,他们可是被重点监视的对象。
在天策军指挥部的王越和王卓等人,并不知道黄太吉的打算。清军的五万大军不可能袖手旁观平壤城内的战斗,所以对于他们的防备一直没有放松。
现在这五万清军突然朝平壤城压过来,王越立刻命令各团做好防备。
天策军每个连都有火力排,配备有两挺重机枪,六门迫击炮和两门无后坐力炮。这些重武器不方便在城市中进攻前进,都被优先安排在城墙上。
一个团的重机枪数量是十八挺。为迎击清军大部队,三个团共五十四挺重机枪被紧急向城北布置,大部分装甲车辆也穿过城市向东西门和北门而去。
铺天盖地的清军向平壤城的进攻,在途中就遭到了天策军炮兵的关照,猛烈的炮火向清军不断倾泻炮弹。
五万清军不可能在这样狭小的地域疏散队形,所以二百多门迫击炮的轰击让清军在进攻途中就损失惨重。每分钟一千三百多发炮弹,都会带走无数清军的生命。
(感谢书友3212310000和晕昵称已经存在的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