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心有灵犀一点通,你相信吗?”青丘面带微笑,给了孙雅星一个玄而又玄的答案。
孙雅星用力的点点头,道:“我信!”
“那不就是了,走吧,先去吃饭,然后洗漱一番,从今天开始,我要给你进行一段时间特训,这是考试前,给你做的一个单独集训,所以,你要把握好机会哦!”
孙雅星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儿,她为了自己的梦想,可以舍弃许多东西,既然这个梦想,因为青丘而起,那么,青丘就没道理看着女孩儿的梦想,因为自己的缘故,在变成碎泡沫。
简单的饭菜,但绝对实惠可口,孙雅星吃了许多,似乎用吃饭这个态度,表示她对青丘的信任。
青丘所谓的特训,是把孙雅星放到了自己的家里,他和苏袖雪商量,让苏袖雪特意腾出来一个房间,给孙雅星居住,她一个没有成年的女孩子,出门在外,青丘不放心让她一个人,住在外面。
晚上吃过晚餐以后,青丘把孙雅星叫进了书房里面,书桌上,有一道命题,漫画创作解析命题,“现在八点钟,给你一个小时时间,九点钟,我准时进来找你。”青丘对孙雅星微笑着说道。
“好的!”孙雅星点了点头,这个装修的,金碧辉煌的豪宅,比起自己的家,简直好了无数倍,但孙雅星现在,却十分想家。
“要不要给家里打一个电话?”青丘掏出手机,询问孙雅星。
孙雅星有些羞涩的摇了摇头,道:“不,不用了,我家里,没有电话。”
“哦,我帮你拍些家里的照片,等你给家里写信的时候,连同照片一起寄回去,这样,也能让你父母安心。”青丘想的很周到,把命题交给孙雅星自己做的时候,他则是开始张罗着,在家里各个房间照相,照完这些以后,他又给苏袖雪、苏老爷子还有他自己,各自拍了一张,最后,青丘还打算再拍一张大合照,但是在这个,得等孙雅星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才能进行。
“这个小女娃很不错,简单朴素,最重要的是心地善良,一看就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娃娃。”对于孙雅星,苏老爷子十分喜欢。
用他老人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人就要看眼睛,有一件事儿,是苏老爷子一直引以为傲的,他经常得意的跟青丘吹嘘,说自己这一生,从来没有看错过人。
他遇到一个陌生人,第一眼,看的是这个人的眼睛,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通过眼睛,能看出一个人身上许多东西,这次,在孙雅星身上,苏老爷子再次拿出了看家本领,最终,他对孙雅星,十分赞赏。
听了苏老爷子这一套,青丘只能乖乖点头答应着,不然还能怎么样呢,这老头的脾气不好,青丘不顺着他,指不定有什么苦果吃呢。
九点钟,青丘进入书房,此时,书房里面,传来沙沙的画笔声音。
青丘交给孙雅星的漫画解析题,是一道节选漫画的续写类任务,上面有简单的人物性格和背景,以及故事发生年代和背景,而孙雅星需要做的,就是把给出来的这几个人物,在逻辑没毛病的情况下,把他们串联起来,并且还要出来一个足够精彩的故事。
可以说,这道题,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要说唯一的标准答案,那就是好看,这是青丘对孙雅星,做的第一个考验,他要看看,这个女孩子,是不是那种真的灵性十足,在漫画世界里面,天马行空般的女孩儿。
青丘作为一个漫画创作者,他当然知道,当一个人,陷入深层次漫画创作情绪当中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屏蔽外界的一些讯息干扰。
而这个,也是青丘对孙雅星的第二道考验,这是看悟性,以及专注度的一个测验。
青丘把命题交给孙雅星以后,刻意给她设置了一个小陷阱,说是在九点的时候,他会准时进来查验结果的。
如果悟性一般的人,或者说,创作专注度不是太过集中的人,基本上,很难通过这一关。
因为他不能有效的屏蔽干扰,这一点,不说在漫画创作,基本上,在任何创作工作当中,都是非常致命的。
注意力不集中,不专注的话,最后出来的东西,可能走心吗?
至少青丘就十分肯定的认为,走个屁心,连自己都没有说服的东西,你凭什么拿出来,去说服别人呢?
所以,在进入书房的时候,青丘刻意放慢了开门速度,同时,也尽量把他的脚步声,收到最低的程度,此时,青丘嘴角,露出一丝发自心底的微笑。
从他开门,到他自己进入书房,整个过程,他的耳朵里面,都传来密集的沙沙声响,这个声音,非常动听,因为它不是简单的画笔和纸面接触后,发出来的声音,这是一种节奏感,全身心投入到某个事情之后,自然而然带出来的节奏感。
不用看孙雅星的作品,光是看她现在的创作态度,青丘心里面,就直接给孙雅星打了九十分。
这个女孩儿,果然不愧是跟他同一类的那种人,她是一个专注的女孩儿,对梦想专注,对待问题专注,现在,就连进行漫画解析题创作的时候,她的专注度,都令人分外吃惊。
最终,当孙雅星停下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故事,用漫画的形式,诉说完毕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点半左右了。
而青丘,就这么在这里站了一个半小时,他没有去打扰孙雅星,就这么看着孙杨,专注的投入到自己的故事创作当中。
“啊!青丘大哥,对不起,我超时了!”孙雅星看到青丘站在门口,她下意识惊呼一声,然后看眼墙壁上的钟表,时间显示,现在已经是晚上十点三十多分了,孙雅星心里面,顿时开始自责和内疚,她在怪自己,约定好的时间,她为什么会错过呢,而且还错过了这么多,这让孙雅星十分忐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