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飞絮从他的话里就能够想像到他遇到的危险,不由得嗔道:“就知道贫嘴。你明明知道可以给我解毒,为什么还要冒险去求解药?”
李二宝说道:“不说这个了。你的身体怎样,还有什么不适的地方吗?”
柳飞絮摇摇头说道:“没事,毒药的计量不是太大,你又给我及时解毒,已经没有事儿了。”
李二宝说道:“那就好,那些解毒药,你还要吃几次,彻底消除残余的毒性。”
柳飞絮望着李二宝问道:“二宝,你为什么就不问问,我为什么会中毒,还有那些要害你的人是什么来历呢?”
李二宝望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道:“飞絮,我信任你,别的事情我不管,我就是知道你和我一心,不会害我,这就足够了。”
柳飞絮盯着李二宝又看了一会儿,突然抱住了他的腰,将头埋进了他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这么多年了,埋藏在柳飞絮心里的苦楚,第一次得到了释放。她哭得十分伤心,十分欣慰,十分纠结又酣畅淋漓。她真想把埋藏在心里的秘密告诉李二宝,可是她心中还有顾虑重重。柳飞絮尽管信任李二宝,可是那些事情却绝不是李二宝就能够完全处理得了的。她决定继续隐瞒下去。
李二宝和李豫商量,决定在滁州停留一天,安排好了今后的行程的安全问题再继续上路。当天,他们就驻扎滁州的驻军冲折府里。
长安城,宰相府。
当初李二宝在东京遇刺之后,杨木子回到长安,向杨国忠汇报了李二宝的死讯。杨国忠觉得李二宝似乎没有那么容易就死了,于是让杨木子去李府弄清楚情况。现在李二宝的伯爵府已经不再和相府是邻居了,杨木子就专程到李二宝的府上跑了一趟。
杨木子以吊孝的名义进入了李府,不久就发现李府尽管布置得像灵堂一样,可是里面的人的哭嚎声明显的不那么真实,基本上是干打雷不下雨。他离开李府,暗中派人去调查那些能够进入李府的菜贩子和民夫,包括丧葬用品店等,还派人去妙音坊扮作客人,观察李慧娘的反应。结果发现,李二宝根本就没死。
杨木子说道:“相爷,李二宝诈死,一定是已经去了扬州,马锦和苗青云他们凶多吉少啊。”
杨国忠有点怀疑,说道:“马锦和苗青云都是堂堂的四品大员,在当地经营多年,李二宝他能够有什么办法?再说,颖王的人不是已经去了扬州了吗,盐帮和官府都不配合,李二宝怎么能够办成这件事儿?说实在的,就是我亲自前去,都感到头疼的。”
杨木子担忧地说道:“相爷,您忘了李二宝是如何毁掉安禄山的铸钱炉的了吗?这家伙心狠手辣,根本就不按照常理出牌。”
杨国忠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咱们现在派人去扬州已经晚了,不过,马锦他们见到李二宝去了扬州,应该会派人来报信儿的吧。”
果然,就在李二宝和李豫还没有回到长安的时候,扬州刺史马锦的信使来到了长安。马锦前后派出了两拨信使,第一波告诉杨国忠,说李二宝出现在扬州。第二波告诉杨国忠,说李二宝已经拿下了马锦和苗青云。
杨国忠想不到李二宝的动作如此之快,既感到担忧又十分愤怒。他担忧的是,李二宝小小年纪,手段竟然如此果断老辣,这样下去,迟早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愤怒的是,李二宝竟敢未经请示,擅自抓捕封疆大吏,并且私自调动军队,这样的手段也敢使用,胆子也太大了。他决定立刻出击。
杨国忠立刻进宫,求见李隆基。
长生殿,杨贵妃的寝殿。
杨国忠见到李隆基,递上了弹劾李二宝在扬州胡作非为的几大罪证。说道:“陛下,李二宝胆子太大了。他处理事情,完全不按照朝廷规定的办事程序,肆意妄为。如果大家都效仿他的做法,这样下去,会败坏朝廷的纲纪。臣建议,立刻撤掉李二宝的钦差职责,另外派遣稳重的大臣处理此事。”
李隆基听完了杨国忠的话,说道:“你看看这个。”
高力士就捧着一大堆奏章,让杨国忠翻看。杨国忠看到,这些奏章全是扬州官员和扬州盐运使衙门揭发原扬州刺史马锦和扬州盐运使苗青云的,上面的证据极其详尽,就连马锦新纳小妾替他收礼的事情,都写得一清二楚。
原来,李二宝刚刚拿下马锦和苗青云之后,立刻派人将这些证据快马送回长安,交给了李亨。李亨也马上递交给了李隆基。当然了,他也提前把李二宝在扬州的行为报告了李隆基。
杨国忠顿时就傻眼了。他实在是想不到,马锦和苗青云的手下,怎么就全都被李二宝收买了,竟然都出卖了他们。杨国忠知道他保不了马锦和苗青云了,于是就不在这个上面纠缠了。他说道:“即便如此,李二宝私自调动驻军还是一幢大罪,这件事一定要追究他的。”
李隆基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说道:“在当时的情况下,二宝调动驻军,果断地平息了盐帮和当时居民的大规模械斗,处置十分得当。好了,这件事不必说了,朕信任李二宝。”
杨国忠这个郁闷呀:“李二宝这个小子,竟然得到了李隆基的如此信任。”他无奈,只好退下去了。
李隆基是个伟大的帝王,他聪明而不多疑,用人不疑是他一贯的原则。李二宝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尤其是铸钱炉事件的妥善处置,深得李隆基的信任。更何况,在他的身边还有杨贵妃和高力士,他们也一贯力挺李二宝。
一个月后。
长生殿,杨贵妃的寝殿。
“小宝,你快说说,这次去扬州都遇到了那些有趣的事情,我很好奇呢?”杨贵妃说道。她听说了杨国忠给李二宝上眼药的事情,担心李隆基先入为主,特地来给李二宝帮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