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她不可能给我下药。”施承业猛摇头,忽然瞪着瞿念安道,“你在胡说,你在诬陷她。你想让我跟她产生芥蒂……”
瞿念安带着茫然地道:“我不知道你口中的‘她’是谁,又怎么诬陷她?我只是说出我诊断出来的结果。你中了慢性du药,不过我可以就你的身体进行研究,说不得会配制出解药,救回你的性命。”
施承业听到这话,挣扎着抓住瞿念安的手,急切地问道:“你真的能够治好我?”
“我尽量。”瞿念安道,“主要是我只听过时然的名字,却不知道它的具体药性,我需要研究一段时间才行。你最好每天都来这里一趟,让我对你的身体和体内的毒进行研究,我想,我能够在你死之前研究出解药。”
施承业并不认命,之前是以为自己没救了才不得不认命,但现在有了一线生机,他自然要牢牢抓住,哪怕救他的人是他对手一方的。
“我每日辰时会前来这里,请葛夫人帮我医治。”施承业对瞿念安低头。
瞿念安微微一笑:“施将军放心,我一定会努力治疗好你。颜狗研究出时然的解药,对一个医者来说,可是一项很大的成就。”
“多谢葛夫人。”
施承业与瞿念安约定好以后,便要离开,葛子墨叫住他,道:“我不知道你口中的‘她’是谁,但我劝你不要直接质问那人,那个人出手隐秘,你有没有证据,她是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情的。我觉得,这人对你出手,若不是背后有人支持那就是她做了什么事情不能让你知道,你最好暗中进行调查,也不要告诉另外的人,你中的毒能解。”
施承业虚弱地点了点头:“多谢,我心中有数。”
他不相信尚映雪会害他,但事实证明,除了尚映雪,再没有另外的人有前朝秘药,也没有人有机会让他毫无防备地吃下前朝秘药……施承业捂住胸口,这里很痛,真的很痛,痛彻心扉。但是他依然不相信尚映雪会害他,他要找证据,证明不是尚映雪还他,是另外有人害他。
他的手下已经清醒了,赶着马车带着施承业回将军府,他给这些手下下了命令,让手下不要将今天的事情说出去。手下们现在都还是忠心施承业的,他的命令,手下们很认真地遵从了。
回到王府,尚映雪闻讯出来,伸手想要搀扶施承业。施承业一下子避开了,虽然心中对自己说要相信尚映雪,不是她害自己,但他下意识地就避开尚映雪,不想跟她接触太多。也许他在内心最深处已经相信了是尚映雪害他的吧。
尚映雪的手落空,皱起眉头,问道:“i这是怎么了?”
施承业回了一个勉强的笑容,道:“让丫鬟们扶我就行可,你才刚刚出月子。”
尚映雪闻言收回了手,她本来就不是那么愿意扶施承业。
“你去三皇子府了?跟三皇子说什么了?怎么现在才回来?”尚映雪一连声地问。她早就从三皇子那里知道施承业找三皇子是为了什么,只是施承业离开三皇子府那么久了才回来,期间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使得她心中微微升起不安,总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施承业回答道:“我心情不好,离开三皇子府后就去城外转了一圈。看着外面疏朗的景色,心情好了一些。我想每天都去城外转一转。”
“你想去就去吧。”尚映雪道,不过心中并没有完全相信施承业的话。
施承业这一天经历的事情太多,身体早就支撑不住,回到房间后就昏迷了。尚映雪让下人安顿好施承业便离开了他的房间,将今天跟随施承业出门的下人叫过来,借口关心施承业的身体,询问施承业今日的行踪。下人早得到施承业的命令,没有跟尚映雪说出实情,按照施承业的吩咐,只说施承业心情不好,出城散心。
尚映雪这才松了口气,摆手挥退了这些下人。
第二天,施承业带着昨天的那几个继续出城“散心”,从几个下人口中,施承业知道尚映雪向他们求证他行踪的事情。施承业一瞬间失落不已。
“将军,有人跟踪。”其中一个下人回报,他曾经在军中做过斥候,对于周围的状况非常敏感。
施承业更加不好受,道:“不去昨天那个地方了,就在附近走一走吧。”
接到自己派出去的人的回报,知道施承业真的真是去城外散心,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而施承业的心则提了起来。他想到葛子墨所说,派人暗中调查尚映雪。他希望是自己错怪了尚映雪,但事实让他绝望。
自己的妻子早就跟自己的主子勾搭上了,他以为的继承人儿子也是那两个人偷青所生的孩子,自己的头顶早就绿了。尚映雪嫌弃他的存在挡了她与三皇子的偷青,对他下手,想要除掉他……
施承业的心更痛了。他是真爱自己的妻子,也真的忠心三皇子,结果这两个人双双背叛他,给了他最痛彻心扉的一刀……
施承业觉得自己不如死了算了。
“你真的甘心就这么死了?他们如此对他,背叛你,害你性命,你就不想报复回来?你就认命?”葛子墨坐在施承业的身边问。
施承业咬牙,他当然不甘心。一个孤儿能够拼杀成将军、挤进上层贵族圈子,其性格狠厉又不服输,怎么可能会甘心被人陷害而认命?即便是他曾经爱过的人,是他忠心的人。更何况,这段日子一直跟葛子墨和瞿念安在一起,尚映雪的女主光环对他的影响越来越越小,施承业对尚映雪的感情也开始变淡,即便还有感情,也是对尚映雪的怨恨。
“你想说什么?”施承业问,他可不认为葛子墨是无偿帮助他。
“帮助二皇子登上皇位,这地对三皇子最好的报复,你认为呢?”葛子墨问。
施承业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