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下,您这次召见我,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吗?”大祭司在行完礼之后向秦浩问道。
“嗯!”秦浩点了点头,然后对大祭司说道:“现如今战争的形势已经趋于明朗了,你让圣临使者的舰队重新聚拢起来,然后向星际联邦舰队的方向靠拢,如果那边遭遇强敌,我希望你的舰队可以全力支援。”
“是!冕下!我会安排好的!”大祭司一点头,此时虫群已经把圣临使者周边的星区全部拿下了。
之前围攻圣临使者的九大文明已经全部覆灭,他们的领地也全都被虫群所占领,圣临使者已经不存在边境危机了,所以他们的舰队此时都处于休整状态,随时可以出征。
现在秦浩要求圣临使者把舰队调往四国联盟一侧,对于大祭司来说,这并不会给圣临使者的防务造成任何的负担,所以她没有任何的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另外你组织一些人手,然后准备一些传教飞船,我会让虫群让出一些你们所需的资源星给你们的。”秦浩随后对大祭司说道,他不能光利用圣临使者,偶尔也是得给他们一点好处的。
此时圣临使者可以说是人类在宇宙中唯一的盟友,而且因为秦浩是他们的信仰之源,所以双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效忠同一个领袖的,所以这样的联盟关系十分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秦浩发展人类和虫群的同时,也得照顾一下圣临使者的发展,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拓展他的力量。
虽然现在虫群和星际联邦舰队势如破竹,让秦浩麾下的两个文明开疆拓土,但他们遇到的毕竟还都只是比较弱的文明,真正强大的文明都比较靠近宇宙的中心。
而且就算秦浩麾下的两个文明一直高歌猛进,最终统一了死亡之痕的一侧,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跟博格人正面碰撞的时候了!
要知道拥有泰坦战舰的博格人可不是一般文明可比的,他们的实力更强,战斗力也非常的恐怖,而且根据辛西娅提供的信息来看,博格人似乎也改变了战争策略。
他们不再盲目的攻城略地,而是开始拉拢附属文明,因为博格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宇宙太大了,他们所需要征服的文明也太多了,如果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荡平所有的文明,那所需要的时间或许得用百万年作为单位。
原本对于博格人来说,百万年也不算什么,毕竟对于拥有机械化改造身体的博格人来说,寿命并不是一个限制,大不了更换损坏的零件就好了,但虫群的出现让他们感受到了威胁!
平心而论,虫群的战斗力其实一般,甚至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虫群简直就是弱鸡中的弱鸡,任何一个高等宇宙文明都可以轻松对抗它们,但问题是,虫群从来也不跟对手打同等数量规模的战争。
虫群一旦出动,那规模都是动辄数以亿计,而就算是博格人这样强大的文明,他们也不可能在一场战争中出动上亿艘战舰,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别说上亿艘战舰了,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拥有十万战舰,那它就已经是宇宙中一等一的强大文明了,那怕是博格人这样穷兵黩武的民族,他们的战舰规模虽然是个谜,但大致估算下来,也不会超过百万。
而且按照博格人的发展速度来看,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不可能发展出千万规模的舰队,而虫群呢?它们则是在以几何倍数进行拓张,没人知道虫群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规模!
所以博格人开始担心了,甚至可以说他们开始害怕了,他们甚至有些后悔跟秦浩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了!
但时至如今,博格人也不敢擅自撕毁条约,因为他们此时本身就在多线作战,如果在跟秦浩撕毁条约,那么一旦秦浩的虫群跨过死亡之痕,那么等待博格人的将是腹背受敌的结局。
而且最关键的是,博格人对于征服星际联邦也没有信心,所以他们目前也不敢贸然向星际联邦宣战。
在这个时候,博格人的领袖维克托力排众议,他更改了博格人一直以来的作战目标,虽然对近前的文明依旧是以征服的方式拓张,但对于相对遥远的文明,他们开始用收拢附属文明的方式进行控制。
为此,博格人甚至不惜付出一些代价,包括一些不太核心的高等科技知识来换取其他文明的投靠。
而那些选择投靠博格人的文明也都看的很明白,他们知道博格人一改之前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太忌惮死亡之痕另外一侧的星际联邦了,所以这些文明心里也清楚,只要死亡之痕对面的星际联邦能够屹立不倒,那么博格人就不会对他的附属文明动手。
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但如果狡兔不死,飞鸟不尽呢?那么他们这些作为鹰犬爪牙存在的附属文明,就会一直得到主子的照顾,博格人不仅不会攻击他们,而且为了让自己这些下属文明能够有更强的战斗力,博格人还会对他们进行无私的军事援助!
所以这些文明也是在赌,赌星际联邦可以一直跟博格人对抗下去。
而且这些文明也没什么太好的选择,如果他们不选择臣服于博格人,那等博格人扫清了周边那几个文明之后,下一个目标可就是他们了!
是选择灭亡,还是选择臣服之后拿些现实的好处,这个选择其实并不难做。
所以当博格人改变了他们的策略之后,大批的文明纷纷投靠到了博格人的麾下,成为了他们的附庸文明,一时间博格人距离统一死亡之痕的另一侧近了一大步。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那么博格人将很快统一死亡之痕的另一侧,而星际联邦的进度将十分缓慢,那时候博格人就可以倾尽半个宇宙的力量先发制人,先废了星际联邦,然后再开始他们的统一大业!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