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华彩重生 > 正文 第九章 高手不寂寞

正文 第九章 高手不寂寞

书名:华彩重生  类别:侦探推理  作者:孙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中山路商户联盟的酒会达成了一个多赢的结果,作为商户联盟的创始人和主事人,一手推动中山路商户联盟的建立,并在短短一个月内即形成接近三百万的贸易规模,东海饭店高调设宴款待各方人士,酒会上与市、区两级党政领导把酒言欢,年仅25岁的荣友东在东海市商政两界迅速崛起,一时风头无两,大报小刊都在报导这个东海市民营经济的领头人,商界的新星,虽然荣友东在大多数东海人眼里依然还是一个不务正业的小青年,但没有人会否认,荣友东在1985年的chūn夏之交,成为东海市最具知名度的人。

    连带原本默默无闻的荣家也被当成新闻背景挖了出来,民间也有了海外落魄豪门隐身东海,家族jīng英意图重返商海东山再起的传闻,而荣家小神童荣天正也经由记者报导,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东海市民争相谈论的话题人物,荣天正无可奈何的接受了与小叔叔一起出名的现实,低调度过学生生涯的打算彻底落空了;

    从酒会获益的还有商户联盟名义上的倡导者,中山路工商所所长谭家明,虽然他在东海市民当中的知名度没有青年才俊荣友东那么响亮,但他却并不在意,他更看重自己是否在莅临酒会的各级领导眼中留下了印象。谭家明作为区片工商所的所长,是中山路商户联盟最直接的管理者,荣友东自然要给谭家明,在酒会的祝酒辞中,一番对中山路工商所的热情歌颂把谭家明拍的舒舒服服。作为中山路商户联盟的倡导人,联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谭家明自然也如愿在市、区两级领导的心目中挂了号,酒会结束之后的第二天,市南区长刘元就叫上谭家明到东海市zhèng fǔ向主管副市长赵刚做了专门的汇报。此时的谭家明明白,市里对联盟的事情如此重视,而联盟的成就又如此辉煌,自己一步踏进市局的计划恐怕不会太远了。

    同样从酒会上获益匪浅的还有市委副书记、主管商业和贸易的常务副市长赵刚。赵刚今年45岁,是市常委里的少壮派,两年前从同省临海市市计委主任任上调至东海担任副市长,主管商业和贸易,去年两会期间被提名出任常务副市长,今年又补缺担任市委副书记,成为常委成员,同时又因为东海市副省级城市的级别进入了东山省委委员的名单,两年三大步的破格提拔,让赵刚在东海市的官场上成就了一段不大不小的传奇。

    赵刚是学经济出身,对于新形势下中国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有清楚的认识,又因为雷厉风行廉洁务实的作风,在临海和东海两个城市主管经济的任上都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东海官场里的人对此却不以为然,他们对赵刚在政界迅速崛起只会提到一个原因,“人家上面有人”。只要上头有人,那能力和经验就都不是问题了,这可能也是中国官场的特sè吧。

    中山路商户联盟在chūn夏之交的临空出世吸引了赵刚的目光,他在酒会上与联盟的创始人荣友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让他对中山路商户联盟的运作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荣友东也希望能够有机会与这位市里的重量级人物建立良好的关系,遂将自己在商业零售、渠道建设、物流配送、规模效益等方面的看法与赵刚进行了交流,这些想法除了荣友东自身在商业上的领悟外,更多的是来自荣老爷子在海外见识的积累,以及荣老爷子从与荣天正的不断交流中由荣天正有意释放的信息,虽然荣家的这些理念在荣天正看来都是很粗浅很原始的商业流通概念,但在八十年代中期的zhèng fǔ官员看来却是极为先进的理论。荣家的这些理念对于赵刚来说具有相当高的借鉴意义,这对于他改善东海市的商业环境,改善东海市的投资环境都会产生重要的帮助,当他听荣友东说这些理念更多的出自荣家老爷子荣祖明之手时,当下就与荣友东约定了时间要亲自登门拜访。能够获得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赵刚的着力结交,荣家又获得了一个有力的跳板。

    荣天正一直都很鄙视那些所谓的寂寞高手,他一直认为游戏一定要有势均力敌的对手才好玩,如果没有对手,本事再大也是自己瞎折腾,所以荣天正一直就盼着赶紧跳出个荣家的对头来,让他也满足一下蹂躏敌人的恶俗小心愿,只是不知道刚刚在东海商界站住脚的荣友东知道了他的这番心思会怎么想。

    商户联盟的巨大成功以及荣家在东海商界声明rì显,给荣家带来了财富的累积和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当然了,商场如战场,荣家在获得了利益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就要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如今,这些人都已经将荣家作为了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梁爱国、梁爱华两兄弟就是这些人的代表。

    梁家兄弟是在东海土生土长的孪生兄弟,他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青岛炼钢厂的职工,两兄弟高中毕业后本打算也进入炼钢厂当工人的,因为厂里的某个领导硬将自己远方亲戚塞进炼钢厂的原因被挤掉了成为正式职工的名额,两兄弟一气之下也没接受厂里给安排的临时工的工作,闯荡起社会来。

    起初,两兄弟没有找到合适的营生,整天价到处闲逛,成为地道的待业青年,没过几年,国内搞起来了改革开放,颇有点机灵劲的两兄弟一下子找到了发财致富的途径,学着别人练摊卖货,成为东海市第一批个体户,几年下来也积累了不少的资本。两兄弟也都是有点商业头脑的人,在别人还在自己练摊的时候,他们就靠着自己的腿脚勤快做起来了批发生意,走的也是荣家的路子,并且越做越大,逐渐成为中山路附近最大的二级批发商之一,在荣友东没搞中山路商户联盟之前,他们也给中山路、即墨路这几条商业街的五六百家商户供货,收入颇丰。

    依照中山路商业区的容量,大约有大大小小的商户三千多家,荣友东的商户联盟拥有一千家左右的商户,大约占到三分之一;梁家兄弟的业务涉及到五六百家商户,其他几个大批发商也都有四五百家商户的客户量,大约占到一半的份额;其他的商户都采取自家进货自己销售的方式,或者都是经营一些冷门商品,不走批发的渠道。

    在这样的格局下,似乎荣友东的商户联盟在市场zhan有率上并不占据优势,但事实上,因为荣家并不像梁家兄弟等批发商一样赚取转手差价,而是直接以广东地区的批发价为商户订货,所以商户联盟在进货价格方面就拥有了很强的优势,荣友东举行的招待酒会之后,经过媒体的大肆宣传,越来越多的商户不再从二级批发商那里拿货,转而向荣友东的商户联盟订货,导致梁家的生意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梁家兄弟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在七月初的一天也在东海饭店开了饭局,邀请了在中山路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十几个批发商到场,共同商议对策。

    酒过三巡,梁家大哥梁爱国开口征询在场几个同行的意见

    “荣家老五最近折腾的挺厉害,这才一个多月,我手里就丢了不少单子了,估计你们几个也差不多,今天叫大家来,就是一块合计合计,咱们得商量个对策”梁家兄弟为人仗义,又有头脑,是东海市个体户里面第一波混出来的人,在座这些批发商倒是有不少是梁家兄弟扶持起来的,所以,梁家老大在这些人眼里还是很有威信的。

    “干他娘的,咱们找人好好教育教育这小子,他这么搞,咱们还有什么活路啊”说话的叫牛三,以狠劲在中山路地区混出了名堂,专做服装批发生意,受荣友东商户联盟的影响,也丢了不少单子,今天也是憋着一肚子气来的。

    “教育他有个屁用,人家现在是新闻人物,在市委书记那里都挂了号的,你要敢动他,谭胖子第一个饶不了你”庄大勇虽然跟牛三是哥们,可也看不惯他动不动就拿出背后yīn人那一套,这时又忍不住出言讽刺了几句。

    牛三回头瞪了庄大勇一眼,倒也没再说什么

    “争强斗狠也不是个事,倒头来在买卖上不还是得教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的,咱们做生意还是和字重要,大家不忿让他抢了生意,咱就得想个折找不回来,总不能干看着人家挣钱,你们说是吧”荣家老二梁爱华比他大哥长得秀气,xìng格也更加内敛,戴着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此时倒也沉稳

    梁爱华的一番话让大家都沉默了下来,荣家在买卖上优势那是明摆着的,直接以批发价给商户进货,换了是他们自己恐怕也忍不住要占这个便宜,说要把这一折找回来,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啊

    坐在庄大勇旁边的周毅在几个人里头年纪最小,又曾经跟着梁家兄弟干过一段时间,对梁爱国大气爽朗的秉xìng很是佩服,耐不住酒桌上的冷清,就替大家说了一句。

    “梁老大,有没有什么好主意跟咱们弟兄说说,我们哥几个都听你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