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高科技军阀 > 正文 (四百三十)“龙王”出世,谁与争锋

正文 (四百三十)“龙王”出世,谁与争锋

书名:高科技军阀  类别:恐怖灵异  作者:银刀驸马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全文字无广告(四百三十)“龙王”出世,谁与争锋

    “这是世界上首级装备12门406毫米主炮的战列舰,足以对抗或压倒现役的各型欧美战列舰。”汤芗铭说道。“和‘春秋’级相比,‘战国’级的设计更趋成熟,在三联装炮塔转向四联装炮塔结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是采用标准化模具生产,这个将放到重巡的快速化标准化,以及航空母舰的快速建造上。”

    “听说日本也在建造这样的大型战列舰……”曹锟转头看了看贵宾席上的几名日本人,缩下了后面的话。

    “他们是有这个计划,情报部门正在搜集相关信息,”汤芗铭也看了看那几名全神贯注的观察着“战国”号战列舰的日本人,冷笑着说道,“不过,他们想要建造超过‘战国’级的战列舰,只怕没那么容易。”

    此时天空中突然响起了密密的“嗡嗡”声,喇叭里开始播报:“现在整队经过受阅航道上空的,是第一航空兵战队的‘青凤’战斗机群……”

    天空中很快出现了九队飞机,每队三架,编成锲形小队,每三个锲形小队再组成一个锲形中队。总共三个锲形中队,从第五受阅纵队的战列舰上方约一百公尺高度低速同向掠过。

    “有这种飞机的资料吗?”曹锟看到飞机,又变得兴奋起来。

    “是,请大总统从文件夹后面开始查,飞机的型号是‘青凤123’。”汤芗铭说道,“这是咱们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单翼飞机。”

    曹锟按汤芗铭说的去查,果然很快找到了“青凤123”的简略资料。

    “是1927年装备的啊。”曹锟粗略看完资料,又抬头遥望已经远去的飞机队,一脸的痴迷:“真想进座舱去看看……”

    虽然身为华夏联邦的大总统,但作为老牌“北洋军阀”,曹锟还是保留着军人出身的底色。

    看到堂堂大总统发呆的样子,杨朔铭的嘴角现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大总统千金之躯,还是不要再惦记这种危险的小兴趣了,眼睛往更开阔的地方看,”国务总理曾琦注意到了杨朔铭脸上的笑容,在一旁打趣道,“大总统注意的应该是国家、世界层面上的东西啊。”

    “呵呵……”曹锟明白曾琦在说什么,他转头看了杨朔铭一眼,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的点了点头。

    杨朔铭遭受的那次“空地一体暗杀”的相关情况,对于曹锟等中国政府高层领导者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别动不动就拿总理的身份来教训人,老曾!”曹锟笑着将手中的文件夹还给了汤芗铭。

    杨朔铭举起了望远镜,再次专心观看起分列式来。

    此时新的纵队出现了,观礼台上立时发出了阵阵赞叹声。

    继“战国”级战列舰之后,是7艘“刑天”级航空母舰!

    “这就是咱们的航空母舰?”曹锟举着望远镜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这是用德国人的那批船体改建的那批吧?”

    汤芗铭笑了笑,说道:“大总统果然见识不凡,正是德国人给咱们的那一批战利品,现在变成了咱们的‘刑天’级航空母舰。”

    “一艘航空母舰能搭载多少架飞机?”曹锟问道。

    “92架。”汤芗铭答道,“如果算上备用的16架,就是108架。”

    “这么多?”曹锟的话里透着兴奋。

    “是的,直接从军舰上起飞降落的舰上攻击机群,将在海战中扮演空中高速鱼雷艇的角色,用机载鱼雷攻击敌舰,必要时也可以改装炸弹,轰炸敌岸上目标。”汤芗铭说道。

    “厉害啊……”曹锟感叹道,“要我看,这些飞机击沉战列舰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曹锟盯着这些巨大的航空母舰发起呆来,此刻的他,已经在脑海中描摹起舰上攻击机云集海天、冲向敌舰时的场景了。

    而此时曾琦却想到了更深远的问题:“新型战舰,飞艇,飞机,都是耗油的东西,以后对石油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杨朔铭笑了笑,说道:“总理请放心,西伯利亚的油,够咱们用的了。现在国内的油气田产量也上来了,真要打起来,油还是不成问题的。”

    “可西伯利亚的油田,离苏联太近了。”曾琦仍不无担忧的说道,“一旦丢失或者被摧毁的话,咱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西伯利亚边境已经建成了多处要塞,构成连续的防线,十几年的时间,上千万的投资,数千架飞机,上万辆坦克,无数的新式武器和兵员,苏联人想要过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杨朔铭笑着说道,“咱们国家这么大,集中力量干几件大事还是没有问题的。”

    正说话间,伴随着又一队四艘航空母舰的出现,观礼台上再次发出了赞叹声。

    还有掌声。

    “这是咱们最新的‘龙王’级大型舰队航空母舰。”汤芗铭翻开了资料,不无自豪之意的说道。

    而看到这四艘比“刑天”级要大出一倍有余的新式航空母舰,曹锟手中的望远镜险些掉了下来。

    “‘龙王’级航空母舰,标准排水量59800吨,满载排水量70300吨,全长308米,水线长281米,全宽37米,吃水12米,飞行甲板全宽51米。动力采用‘特二’型蒸汽轮机4座,大型专烧重油锅炉8座,功率228000匹马力,最高航速36节。18节时可航行18000海里,可载重油9100吨。携带航空燃油1400吨。”汤芗铭给曹锟介绍着“龙王”级航空母舰的数据,“防护主装甲带厚150毫米,外倾23度。水平防护装甲110毫米,另有90毫米的飞行甲板装甲,防雷隔舱350毫米,自卫武器为船用5型双联装127毫米70倍径高平两用炮6座,40毫米‘博福斯’四联装高射炮24门,20毫米‘厄立孔’双联装高射炮30门,12.7毫米四联装高射机枪24挺。可搭载飞机140架,备用飞机28架。”

    此时,杨朔铭也被这级自己付出大量心血的航空母舰的英姿深深的吸引住了。

    虽然在中国海军当中,“巨舰大炮”主义十分盛行,但因为杨朔铭的关系,中国海军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以航空母舰为未来海战的重要核心的战略。利用德国战舰的改造而来的“刑天”级航空母舰作为试水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在未来航空母舰的建造上摸清了方向,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不足之处。毫无疑问,通过大型战舰改造的航空母舰,本身的缺陷造成了它们并不具备专业的航空母舰的优势,所以在“刑天”级航空母舰服役之后,新的专门设计的航空母舰立即投入了研发当中。作为着眼于未来的世界大战的主力战舰,“龙王”级航空母舰从一开始就结合了战斗力和易于生产的要求,加上得益于自由轮建造的经验,大量使用标准件生产。由此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造价的低廉,其次建造周期也大大缩短,在此基础上兼顾了高水准防护的封闭船首的装甲舰体,使“龙王”级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最为优秀的航空母舰。

    “该级舰目前一共建成六艘,此次参阅者为四艘,另有两艘正在演练,因而未能参阅。”汤芗铭说道。

    “很好,很好。”曹锟再次转头看了看观礼台上的日本人,他发现这些日本人虽然也在和其他人一道鼓掌赞叹,但脸色全都是一副铁青色,不由得开心地笑了起来。

    阅舰式还在继续,此时海浪汹涌澎湃,一艘艘战舰劈波斩浪,煞是壮观。然而很多人的心情,却随着胶州湾海面的风,变幻莫测,又象天空中的白云,飘忽不定……

    而此时此刻,在琉球外海,中国海军第一航空战队旗舰——“龙王”级舰队航空母舰“应龙”号在海面上划过一道清晰的弧线,正要将舰艏迎向海风。

    环绕在“应龙”号周围的七八艘大小护航舰只,也正紧密地伴随着航空母舰做同向运动。

    “应龙”号宽阔平整的飞行甲板上,早已挤满了大大小小数十架飞机,其中最前面十余架机翼下空空如也的飞机是战斗机,另一些飞机挂了两枚大型炸弹;后面二三十架臃肿些的,机腹下则各挂载着一枚黑黝黝的如同细长的雪茄烟般的鱼雷。

    整个编队很快完成了转向,强劲的海风席卷过“应龙”号,将右舷舰岛顶上的信号旗刮得猎猎作响。

    随着一声汽笛响起,新的信号旗升了起来,起飞指挥员与甲板工作员在甲板上忙碌起来,机械师也开始用曲轴杆为前面几排的飞机发动引擎,不一会儿,前面几排战斗机的螺旋桨都“嗡嗡”地转了起来。

    又是两声汽笛响,横在待命机群前方的一面防风格栅被放了下来,风总算能够毫无阻碍地扫过飞行甲板,与此同时,机群最前排中央的那架飞机被几名甲板工作员小心翼翼地往前方推动了一小段距离,机轮贴到了甲板前方的一道标识线上。

    随即,顶着强风半蹲在这架先导机右前方的一名起飞指挥员向敞开式座舱里的飞行员打起了手势,飞行员也用手势回应,表示可以起飞。

    起飞指挥员挥舞起手中的信号旗,向舰岛上部的航空舰桥打出了“请求起飞”的旗语。

    连续三声汽笛响后,最后的信号旗升上了桅顶:“立即起飞”。

    机翼上漆着蓝红黄三色“人”字圆圈军徽的飞机开始在飞行甲板上滑行,仅仅一眨眼的工夫,飞机便轻巧的脱离了甲板,悠悠地飘升到空中。

    先导机起飞后立即右转,开始在航空母舰上空盘旋。

    紧随先导机之后,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一架又一架飞机接连从甲板上滑跃而起,同样以在母舰上空盘旋的方式,与先起飞的各机结成编队。未完成的编队继续一圈又一圈地盘旋,等待后续机加入。

    航空母舰上空的飞行编队越来越大,相应地,甲板上的飞机也越来越少。

    当“龙王”号甲板上的最后一架飞机从跑道上跃起,位于甲板前端右舷的那位起飞指挥员终于站起了身,向航空舰桥打出旗语:“起飞作业完成……”

    舰桥上,一位年轻的参谋按下了手中的怀表,面露不悦之色:“二十分二十四秒,有些太慢了吧?”

    “演习结束后,召集全体作业官,继续研究节省时间的办法。”舰队指挥官——一位海军少将平静地命令道。

    “是,司令官。”

    被称为司令官的那位海军少将名叫温安良,是这支航母编队的指挥官,他此时正亲率新服役的“应龙”号航空母舰及其护航编队,在琉球外海北部的演习场进行航空作业和舰载机攻击演练。

    而他们的对手,是另一支以重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为核心的“战列舰队”。

    温安良遥望着一架架鱼雷攻击机奋力爬升追赶编队,下意识地看了看腕上的手表。

    “应该马上起飞第二波了。”那位参谋军官——杨朔铭的儿子杨兆华说道。

    温安良点了点头,果断下令:“立即清理甲板,准备放飞第二攻击波!”

    天空中,三十架“雨燕”舰载战斗机与三十四架“青鸾”舰载攻击机组成的第一攻击波终于完成了编队,在转向目标前,先以整队进场的姿态浩浩荡荡地通过了母舰上空。

    目送着渐渐远去的机群,舰员们纷纷挥转起了军帽——这是对飞行员们平安的祝福,也是对胜利的渴望。

    汽笛再次鸣响,桅杆上的旗子降了又升,“应龙”号的飞行甲板再度忙碌起来。

    升降机开足马力地上下运动,将已经在机库中装好弹药的战机源源不断地送上甲板。所有的人都在一丝不苟的操作着。

    看到甲板上的场景,杨兆华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他还是认为,这样的谨慎操作是必须的。

    虽然到目前为止的情报中,还没有发现世界上哪个国家装备了足以摧毁象“应龙”号这样的大型舰只的航空兵器,以及与中国海军相当的舰队航空母舰。但杨兆华仍然不想因为这是一次演习而图省事掉以轻心。

    绝对的自信是毒药。参谋的任务,就是要把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想到,并根据各种变化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拟订对策,或是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作战任务,亦或是以最小的代价退出战斗,无论情况如何变化都有充分应对的办法。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断上,在他看来,跟赌徒没有什么区别。

    从小父亲就教导过他,打仗不是赌博,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计划与现实不符是常有的事,不做好全面的准备,有进退自如的把握,只一心想着要么全胜要么全输,这样的赌徒心理有百害而无一利。

    汽笛声响起,“应龙”号的第二攻击波即将放飞。

    正在这时,远处护航的驱逐舰却突然发出了警报。

    “发现潜艇!”一位军官匆匆忙忙跑到了舰桥上,向温安良报告道。

    “潜艇?这次演习有潜艇参加吗?”温安良有些吃惊地问道。

    “应该是没有……”一位军官有此迟疑的回答道,“但曲振国那家伙一向不按常理出牌,他要是背着咱们和上边说了,加几艘潜艇进来,也不好说……”

    “真要是他弄的潜艇进来插一杠子,可就是玩赖了。”温安良有些恼火地说道。

    “这倒也说不上是玩赖,演习就是要考虑各种突发情况。”杨兆华说道,“他敢用潜艇,咱们就用反潜飞机好了。”

    “就这么办!”温安良立刻下达了命令,“水上飞机出动!用深水炸弹!”

    而就在这时,了望员突然没命地大叫了起来:“鱼雷!左舷发现鱼雷!”

    温安良循声举起了望远镜,果然看到海面上两道长长的白色航迹。

    “***!竟然把‘虎鲨’鱼雷都用上了!”温安良骂了一声。此时“应龙”号在舰长的操纵下开始在海面上挪动着巨大的身躯,以躲避鱼雷的攻击。

    看着两道鱼雷航迹堪堪从“应龙”号的首尾处呈大角度分散驶过,温安良的心几乎要跳出了嗓子眼。

    “这么远他们都敢放鱼雷,简直……”温安良一时间找不到词语来形容那艘进行偷袭的潜艇艇长的疯狂,脸上满是懊恼之色。

    这位艇长刚才显然已经将“虎鲨”氧气鱼雷的性能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差一点得手。

    如果刚才“应龙”号被鱼雷击中,这场演习就等于输了一半了。

    远处传来了深水炸弹的入水爆炸声,杨兆华转头望去,看到了远处的驱逐舰和“白羊”式水上飞机,他知道,那艘潜艇逃脱的可能性不大了。

    !@#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