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东北仙堂 > 东北仙堂094章 空中见鬼

东北仙堂094章 空中见鬼

书名:东北仙堂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常彦波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东北仙堂094章空中见鬼

    魔心难除费苦功,世界总是不消停。佛陀也是苦用心,只是人心不相同。

    +++++++++++++++++++++++++++++++++++++++++++++++++++++++++++++++++

    金花教主问:“到了地狱吗?”

    胡天花说:“地狱没见过,只见到鬼了,都漂浮在空中。”

    金花教主问:“你都见到了什么鬼?”

    胡天花说:“我先见到的是罗真人。他因为教徒弟上梁山作恶,犯了罪孽,迟迟无法转世,四处游荡。”

    道非好道罗真人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物,入云龙公孙胜的师父,是个法力高强的道士,曾授予公孙胜天罡五雷正法,才使其破了高廉的妖法。后宋江与公孙胜一起去二仙山拜望罗真人时,罗真人给他写下了八句法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意思就是说朝廷中忠心者少,义气者稀,打完大辽(幽燕功毕)后,却没有多少功赏(明月虚辉)。梁山头领,如鸿雁般分飞,吴头楚尾指宋江写反诗始于吴地江州,死于楚州。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罗真人有法术通天、通晓yīn阳八怪、知卜未来的本领,是《水浒传》里的世外高人。

    罗真人jīng通占卜之术,居住二仙山。他法术通天,能呼唤天神、知卜未来,葫芦在他手里也能变chéng rén,实乃人间天仙。罗真人掐指一算便知道了公孙胜上应天闲星,不得违背天意,授予公孙胜天罡五雷正法,才允许公孙胜帮助宋江破了高廉。公孙胜遇到乔道清时,那乔道清八岁好使弄棒,偶游崆峒山,遇异人传授幻术,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也曾往九宫县二仙山访道,罗真人不肯接见,令道童传命,对乔道清说:“你攻于外道,不悟玄微,待你遇德魔降,然后见我。”后来的结果便验证了他的法语是很灵验的。

    一个世外高人明知道梁山的结局,却让徒弟公孙胜劫持生辰纲,犯下弥天大罪,成为梁山贼寇,岂不是在坑害自己徒弟?哪有师父让自己徒弟不学好而学坏的?此道非好道论据之一。

    第二罗真人明知道梁山结局,不去jǐng示他们,帮助他们,济世之心何在?哪配做一个真人?起码来说道德水准就不够,又怎能修道成仙?

    第三道士一般不问世事,而他却热衷世事。热衷事实应该为尘世做好事,做有功德之事,而罗真人却反其道而行之,助纣为虐,破坏社会秩序,屠杀良民,这哪是道士,分明就是魔王下界。

    综上看得出罗真人是个垃圾道士。他的行为同五台山文殊院智真长老是一路货sè。《水浒传》起于道,终于道。开始时由张天师治理瘟疫起,离开龙虎山,给洪太尉创造了私放妖魔的机会。结束时,宋徽宗为宋江等建造庙宇,塑造神像为终。这庙宇是僧人用的,道观才是道士用的。为什么我不说终于佛?是因为天罡地煞是神仙称谓,又说是造神像,所以说终于道。宋徽宗时代信道颇重,结果却道乱北宋,足见道非好道害人非浅也!

    金花教主说:“《道非好道罗真人》其实说的是宗教参政,这是有违教义的,宗教多是修己渡人,远离政治,而有些人偏偏执着于政治,实在可悲。你又见到谁了?”

    胡天花说:“我又见过了三国第一损人贾诩。他的处境也非常惨,迟迟无法转世。”

    损人就是yīn损之人,若论yīn损非贾诩莫属。作为谋士多使用诡计,yīn招,毒招,这个很正常。不正常的是出不利于正义又有悖于道德良知的坏主意,那么就列入损人之列了。就好比梁山上的吴用,就是如此的损人。

    为什么说贾诩是损人呢?

    贾诩甘肃武威人,先是随董卓,后随李傕,继而随张绣,最后随曹cāo。虽说他奇谋百出,算无遗策,然而相继寻找靠山,有新主子,忘旧主子,其人品也使得难以佩服。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那么忠良二字也就可以从字典里消失了。

    贾诩,被人称之为“毒士”,李傕郭汜作乱时,在李傕帐中任谋士,后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cāo,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cāo。曹cāo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皆有贾诩之谋。曹cāo占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为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cāo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在曹cāo立继位人问题上贾诩暗助了曹丕。曹丕rì后称帝封其官为太尉、魏寿亭侯。曹丕问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反。贾诩认为自己非曹cāo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cāo猜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闭门自守,不与别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死时七十七岁,谥曰肃候。

    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名士汉阳阎忠异之,说贾诩“有张良、陈平之奇。不过我觉得对他赞美未免夸大其词。论谋士荀彧是曹营首席贾诩,郭嘉最得力,赤壁战败曹cāo为之哭。对付诸葛亮时,贾诩没进jīng神病院,却推出司马懿与诸葛亮过招。董卓期间谋听李肃,贾诩那时候是否哑巴?所以我认为对他的赞誉之词是绝对的夸张,水分太大。

    贾诩一生都在自保,表面上心系国家,骨子里要保证自己不吃亏。为了保命,他首先使用骗术,这算是他第一次奇谋。那时为孝廉,因有病辞官,西还途中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活命,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看看他有多么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第二次为保命,怂恿贾诩李傕等人血洗长安。本来铲除董卓是天下幸事,京城暂且安宁,汉室天下不至于加速灭亡。而他不顾大义,见董卓部下遣使诣长安不准,李傕等人恐惧,准备各自解散,逃回归乡里。贾诩建议他们率众而西,反攻长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棣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贾诩被拜为光禄大夫。

    李傕、郭汜、樊稠起兵袭占长安,共同把持zhōng yāng朝权后,三人互相猜忌,争权夺利。李傕使骑都尉胡封刺死樊稠,李、郭之间矛盾rì益激化,开始交兵。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以助自己。后二人罢兵,贾诩看出事态不妙,便投到张绣麾下,明哲保身。长安之祸是贾诩一手造成,放火后,人走了,足见其人品多么垃圾!

    到张绣那里,打了几次胜仗,贾诩不谋划张绣怎么做大,却劝其归顺曹cāo,依然是自保的表现。假设他真的能奇谋百出,算无遗策,怎么会归顺曹cāo?连刘备区区千人都是血xìng汉子,不去降曹,他却如此,其谋略比诸葛孔明差远了。似这等人在强权政治下,只求自保,那么也就是美国说向东就向东,说向西就向西,那么也就没有国格人格了。像他这样劝主公投降的实在罕见。那时候已经分崩离析,军阀割据,都想做大做强,而他贾诩的最大智慧就是找大树乘凉。

    官渡之战,他虽然出了些计谋,但郭嘉的比重更大。乌巢之战,是许攸之功,才大败袁军。赤壁之战,贾诩劝阻,这难说是计策。连小孩子都会说:“曹大叔,先别去,太远了,休息一些rì子再去吧!”这能说是计策吗?哪个大臣不会如此劝阻?关键的问题是贾诩敢不敢跟曹cāo去,去了是什么结果。赤壁之战大败,曹cāo痛苦郭嘉,如何不说贾诩来就好了!

    与马超、韩遂交战,曹cāo差点丧命。如果曹cāo丧命,贾诩可能另投别主。曹cāo侥幸得脱,贾诩才说出离间计,得胜而归。此计的微妙之处是奇差一招。其实奇差一招是军事决策层的巨大错误,而历史上往往写正史却每每歌功颂德,其实这是最大的失败,而且引以为耻。最有代表xìng的就是姜子牙屡战屡败,刘邦屡战屡败,最后成功了,却说谁谁谁神奇妙算什么的,其不知屡战屡败会死多少人?这些生命不重要吗?假设在此其间主公不幸丧命,难道还会吹嘘什么锦囊妙计吗?其实够水准的谋士必须是百战多胜或者百战百胜,还要尽量控制士兵伤亡人数,这才叫神机妙算。往往士兵如狗,主帅军师什么的好比猎人,他们多数以打着猎物为荣,却不顾猎狗死多少。

    曹cāo立太子,曹丕派人求计于贾诩,在贾诩协助下,曹丕如愿以偿。这期间曹cāo几个儿子争夺厉害,贾诩又为了自保,开始深居简出,连子女嫁娶,也不结高门。曹丕继位,为报贾诩之恩,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幼子贾访为列侯。以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曹丕首征东吴,以失败而告终。贾诩所谓的计谋依然像当年劝曹cāo一样,只是不主战而已,却未能出什么奇谋,帮助曹丕完成统一大业。实现统一大业者,司马懿做出了巨大贡献,足以说明,贾诩计谋劣于司马懿。

    贾诩终年77岁,得了善终。他的一生多以yīn损之招害人,一切为了保全自己,绝没有大公之心。尤其引李傕等军阀血洗长安,罪不容诛,实属后汉的败类。随后离开是非之地,张绣像对待祖宗一样将他供起来,结果他非但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为张绣谋划宏伟蓝图,反而劝其弃城降曹,恐怕黔驴技穷了吧!

    大凡一流谋士都应该受命于危难之中,由狭小地盘,开疆扩土,最终实现大统一,这样才能称其为值得歌颂的谋士。而贾诩之辈不过是靠大树吓唬猎狗,哈哈!简直笑死我了!

    金花教主问:“你又见到谁了?”

    胡天花说:“我第三个见到的是三国第一刺客曹cāo。”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谋杀或暗杀。有的刺客是单独行刺,有的则是多人协作;有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有的则受客观环境影响偶然成为刺客。刺客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行业之一。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chūn秋战国时期。刺客较比农民起义等大规模战争更人道,其特点是牺牲个别的勇士完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不至于牵扯无数无辜百姓。不过cāo作方面很难,刺客孤身一人或者几个要对付强大的军队以及训练有素的保镖。然而只要完成既定的任务,那么就省去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说起三国第一刺客是吕布。当时董卓进京,屯兵城外,每rì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意图废帝,立陈留王。正在商议,荆州刺史丁原大呼不可。董卓愤怒,遂掣佩剑yù斩丁原。当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李儒急进曰:“今rì饮宴之处,不可谈国政;来rì向都堂公论未迟。”众人皆劝丁原上马而去。

    董卓又问百官,又遭到卢植反对。董卓要杀卢植,侍中蔡邕、议郎彭伯劝谏,才没有杀卢植。司徒王允曰:“废立之事,不可酒后相商,另rì再议。”于是百官皆散。董卓按剑立于园门,忽见一人跃马持戟,于园门外往来驰骤。董卓问李儒,才知道他是丁原义子吕布。董卓入园潜避。次rì,人报丁原引军城外搦战。董卓引军同李儒出迎。两阵对圆,丁原大骂董卓,董卓未及回言,吕布飞马直杀过来。董卓慌走,丁原率军掩杀。董卓兵大败,退三十余里下寨,聚众商议。董卓说:“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

    李肃说:“主公勿忧。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可乎?”董卓大喜,于是虎贲中郎将李肃带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来见吕布。见面后,李肃又送上赤兔马。劝吕布弃暗投明,投奔董卓。吕布经不住诱惑,便决定行刺丁原。是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丁原正秉烛观书,见吕布至,问:“吾儿来有何事故?”吕布说:“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丁原说:“奉先何故心变?”吕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于是率军来投董卓。

    董卓有了吕布,更肆无忌惮,提出废立。有不从者斩!群臣惶怖莫敢对。中军校尉袁绍挺身出来反对。董卓怒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袁绍亦拔剑说:“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幸有李儒相劝,才未杀袁绍。袁绍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奔冀州去了。未防袁绍生变,董卓即rì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吕布此次行刺助纣为虐,缺乏侠义。引发的后果是董卓废立成功。又杀死了尚书丁管。而后李儒又叱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董卓又每夜入宫,**宫女,夜宿龙床。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越骑校尉伍孚见卓残暴,愤恨不平,尝于朝服内披小铠,藏短刀,yù伺便杀卓。一rì,卓入朝,孚迎至阁下,拔刀直刺卓。卓气力大,两手抠住;吕布便入,揪倒伍孚。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卓大怒,命牵出剖剐之。孚至死骂不绝口。

    伍孚算是第二个刺客。他的行刺充满正义,具有侠义之风,深得百姓敬仰。人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刺客,而不是像吕布那样的刺客。

    当时袁绍在渤海,闻知董卓弄权,乃差人赍密书来见王允。意思是卓贼欺天废主,我今集兵练卒,yù扫清王室,未敢轻动。公若有心,当乘间图之。如有驱使,即当奉命。王允得书,寻思无计。一rì,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曰:“今rì老夫贱降,晚间敢屈众位到舍小酌。”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rì并非贱降,因yù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rì,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cāo。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cāo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cāo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cāo曰:“近rìcāo屈身以事卓者,实yù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cāo,cāo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cāo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cāo。cāo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cāo藏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众官又坐了一回,亦俱散讫。

    曹cāo是第三个刺客,他的行刺也是正义之举。次rì,曹cāo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在小阁中。”cāo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来何迟?”cāo曰:“马羸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拣一骑赐与孟德。”布领令而出。cāo暗忖曰:“此贼合死!”即yù拔刀刺之,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cāo又思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照见曹cāo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cāo惶遽,乃持刀跪下曰:“cāo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卓接视之,见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cāo解鞘付布。卓引cāo出阁看马,cāo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cāo牵马出相府,加鞭望东南而去。

    曹cāo的行刺是智者行刺,成功了则为民除害。不成功则另有退路。这就是他的jiān诈之处。不过他的目的被吕布拆穿。吕布对董卓说:“适来曹cāo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推献刀。”李儒说:“cāo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无疑而便来,则是献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这时曹cāo早逃了。

    曹cāo逃出城外,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为守关军士所获,擒见县令陈宫。陈宫认得汝是曹cāo,暗问:“我闻丞相待汝不薄,何故自取其祸?”曹cāo表示要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于是陈宫弃官随之一同前往。

    行了三rì,至成皋地方,天sè向晚。二人便到曹cāo父亲结义弟兄吕伯奢家。吕伯奢很热情,买酒买菜,又杀猪。曹cāo听到磨刀之声,以为人家要杀他,结果把人家杀了。然后逃走,又遇见吕伯奢。曹cāo明知有错,但防止惹麻烦,又杀了吕伯奢。陈宫斥责曹cāo。曹cāo便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觉得是个狼心之徒!便趁着睡觉之时,yù拔剑来杀曹cāo。转念一想又未杀,径奔东郡而去。

    曹cāo回家乡召集人马,会十八路诸侯声讨董卓,结果是不欢而散,倒激起了军阀dú lì的狼子野心。那么京城杀董卓的重任落在谁身上呢?王允想来想去,想起了吕布。于是用美女貂蝉拉拢吕布。吕布架不住诱惑,与董卓反睦,刺杀了董卓。

    在这里就会看出,十八路诸侯即使讨伐董卓成功,也是用无数颗生命换来,造成大量伤亡。而行刺形式虽然cāo作不易,但却减少大量伤亡。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多数人都明白,然而利yù熏心的人总是习惯于发动战争,解决问题。其实战争,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都会造成大量死伤,牺牲无数颗鲜活的生命。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士兵和百姓们都是被动地跟随,死得一文不值。那些高举革命大旗的人有本事就去寻找刺客,不要拿士兵和百姓的生命不当生命!至于发动战争者们,其目的就是屠杀。那么谁发动战争,就多些刺客去诛杀他们。杀净了野心勃勃之人,才是真正的世界和平。

    行刺总比战争死亡者少,而且直接。比如纣王无道,有几个刺客杀之则可,而文王兴兵作乱,死了多少无辜的人?纣王的百姓不是无道吧,凭什么冤死?只因权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