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接了过来,陪着子晴住在晴园,何氏今年七十二了,算的上是长寿了,身子还算硬朗,每日陪着子晴在晴园里四处走走,曾瑞祥和沈氏还有子雨几乎每天都过来吃中饭和晚饭,陪着子晴笑,日子倒也容易打发。
老爷子和田氏是在四月中旬回来的,是夏玉两口子亲自雇了驴车送回来的,这时,春耕早已经结束了,也不好总在女儿家里住着,再则,时间也过去了好几个月,老爷子和田氏就是再想不开,还是接受了现实。
听老爷子和田氏回了家,沈氏想了想,还是携了子晴过去看看,沈氏想老爷子出门这些天,家里的鸡鸭一直放在秋玉那边照顾,便从家里捡了篮子鸡蛋,子晴捡了篮子鸭蛋,田氏火气大,一般都是吃鸭蛋,不怎么吃鸡蛋。
沈氏和子晴过去的时候,特地挑了中饭后学堂没人的时候,正好碰到秋玉一家,周云江挑了个鸡笼和鸭笼,也是给老爷子送东西来了。
老爷子和田氏见了沈氏,倒是有些意外,子晴见两人的气色均比之前好了很多,看来,夏玉对他们还是比较尽心。
沈氏见自己呆着,似乎增加了老爷子的思想负担,把东西放下,问候了几句,见老爷子和田氏都是淡淡的,沈氏便带着子晴告辞出来了。
子晴倒不觉得老爷子是不喜欢她们,多半还是因为愧疚吧,因为愧疚所以不知些什么,毕竟起来,这么多年,他们心里最亏欠的就是曾瑞祥一家,至于田氏,可就不好。
次日,晚饭时分,沈氏早就带了子雨过来。可曾瑞祥就是不见人影了,子晴打发了阿土去学堂找一遍,曾瑞祥才满脸怒色地走了进来,子晴和沈氏一看。准又是老爷子那边出了什么事情。
原来是春玉家打听得田氏和老爷子回来了,今儿一早,便过来了,两口子抱着老爷子和田氏的腿痛哭。
三毛的老婆到底还是答应了分家,没分到家里的田地,只是把春玉这些年积攒的三十两银子刮了去,一家子也搬到了安州城。三毛出去打短工,红秀在家做点家务。两人拿了这些银子,添上红秀的嫁妆,买了一间小小的房子,暂时过日子是不用发愁的了。
老爷子和田氏这才知道四毛离家二个多月了,只捎回来一封信,他很好,找到了事情做。让家里不要惦念,却连在哪都没。
田氏一听,又差点气得晕过去。才十五岁的孩子到了外边能做什么?
“我不是恼她家这些糟心事,我是老太太才刚好几天,她又上门来,存心不想让老人过两天舒心日子,偏生他们进来的时候我没看见,中午下了课,我也没过去,直接回家了。”
学堂的院门原来是为了方便孩子,又不愿意路过的人围观,开在朝村口朝里这边。可如今老爷子他们搬了来,曾瑞祥不愿意他们出来进去的影响到孩子,就着他们的房子,对着镇里,在角落里单开了一个小门,所以。老爷子那边有什么动静,曾瑞祥一般不知道的。
“看你的,你难道能拦着爹娘不跟自己的女儿来往?”沈氏问道。
曾瑞祥也明白这个道理,虽自己可以做到不跟燕家来往,可到底也不能阻止老爷子和田氏跟女儿女婿的走动,只是,眼瞅着自己的老娘又一次气病了,曾瑞祥心里的火实在没处发。
“我那边你大姑他们来肯定是不开门了,晴儿,你也吩咐下去,一律不许给她家人开门,以后,一根草也不许送他们了,凭她自己过去,什么东西?”曾瑞祥愤愤地交代子晴。
“爹,我那你就放心吧,康平早就发话了。”
林康平这一出手,能让曾瑞祥一家彻底和春玉一家决裂,倒是出乎了子晴和康平的预期,康平的本意就是想给春玉家找点麻烦,教训一下而已。这下倒好,一劳永逸了。
听林安,康庄的玉米长势喜人,子晴在晴园的墙角也同时栽了些做实验,如今已有半人多高,快进入花期了,子晴主要是想看看康庄的土地改良的效果如何,这玉米种出来差距大不大。
这日,好容易天气晴好,林安康庄没有外人干活,子晴拉了何氏和沈氏还有子雨,小青抱着书睿,去康庄看看,何氏正好可以去看看沈新福一家,倒也欣然同意了。
子晴和子雨都换了一身家常棉布衣服,沈氏和何氏以及子雨都是第一次来康庄,过了官道,就能看见远远的栅栏,门上是子禄写的康庄两个大字,原木黑字,干净有力,进了大门,远远地看过去,都是一大片半人多高的青纱帐,林安远远地看见子晴他们过来,忙迎了上来,道:“这第二遍草也锄过了,还别,这帮小东西干活还挺卖力。”
“毛豆可以先摘些进城卖去,正好现在缺菜呢。”沈氏见众人正在拔毛豆,便道,当年就是子晴提醒的卖小豌豆卖毛豆,缓解了家里最困难的时期。
“是,每天都差人去卖呢,送到牙行就成。”林安回道。
子晴几个往前走了,子雨还是一副呆样,大概没见过这么一大片的青纱帐,“姐,这都是你的?这就是什么玉米?”
沈氏敲了下她的头,笑道:“难不成咱们来看别家的地?”沈氏见了这一大片的土地,心里也是为子晴自豪的,当年这里的荒凉景象沈氏至今还有印象,不到三年的时间,子晴让这里换了一个模样,沈氏怎么能不为子晴欣喜?
“姐,怎么还有小鸡崽在地里呀?”子雨好奇地跑过去。
子晴仔细一看,还真有不少小鸡崽在玉米间游荡,时而上前啄点什么吃,子晴一拍自己的脑袋,忘了在哪本中看到过,玉米长到一定程度,小鸡崽也不爱啃老根,就爱吃玉米地里的虫子,比自己花精力专门抓虫子好多了。子晴自己还没想到这个法子,谁这么聪明呢?
林安见了子晴发呆,忙解释道:“这个法子是阿土想出来的,阿土真是聪明,我要是有什么东西专吃虫子不吃玉米就好了,阿土小鸡崽,想吃玉米也够不上,根叶上的虫子正好。我们先把灶房黄婆婆养的十来只鸡放了出来,果真如此。我们从橙园借了五百只半大的小鸡,收完玉米就还回去,毕竟我们这块养个几十只没问题,多了的话,这地就没法种了。”
“回头你们从账上支五百文钱,奖给阿土。以后不拘谁有了什么好点子,出来有实用,就奖励他半吊钱。”子晴一,林安喜的抓耳挠腮的,这样一来,他这个康庄的管事话也硬气了。
“番薯苗开始准备了吗?”子晴自然不知道他的小心思,问道。
“这个周伯在弄,奶奶要看看去吗?”
几人又跟着拐了一段,看了趟番薯的育苗,一看,大约有三四亩地的秧苗,已经开始长出了几片叶子,看来耽误不了番薯的插扦,子晴也就放心了。
几人话间就到了山脚的房子前,沈新福的二个男孩子正在门前骑着竹马玩,大的才六七岁,小的四五岁,两人一样的衣着打扮,都是头顶弄了三个朝天辫子,戴着一把小银锁,红衣黑裤,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见了何氏忙过来问好,有模有样的。
书睿见了也非要下去跟他们一起玩,小青只好在一旁看着,明知道子晴跟她们过很多遍,孩子摔了不用扶,让他自己起来。可小青就是不放心,也不理解。
沈新福的老婆听子晴他们过来了,抱着手里的小女娃出来了,沈新福和王喜德知道了这会也迎了出来。
三栋房子都是一样的结构,厅堂带六间屋子,后廊还有杂物间和茅房,沈新福一家单住,帐房也设在他这边的房子里,沈新福见了何氏,忙上来搀扶,问道:“阿婆,什么时候来的?家里还好吧?”
何氏也问了他事情做的顺不顺手,忙不忙,住的习惯否,是自己做法吃还是跟着大家一块吃等等。
沈新福一一答了,子晴忽然道:“表哥,这大侄子过了夏天送去进学吧,横竖我爹的学堂也不远,嫂子接送下也没问题。别因为来我这把孩子耽误了。”
沈新福和他老婆伍氏道:“这敢情好,正想着哪天跟姑姑商量下,你们倒先提了。”
子晴也笑着对伍氏道:“嫂子要是无聊,白天上我那话去。”
“好呀,正愁没个话的,你表哥本来就话少,跟他什么也不到一块去。”伍氏笑道。
伍氏家是城里的,家境并不富裕,比沈新福家差远了,不然家里也不会同意她嫁给沈新福一个农村人,不过,子晴好像听过她不愿在乡下呆着,跟子晴的舅娘相处不是很好,这次也不知为何还真跟了沈新福过来。
子晴转了一圈,跟林安道:“毛豆收了后,猪圈那边再盖几间房子,专门养牛,可一处好收拾,另外,这边农闲了再盖出几栋房子出来,整齐些,端午前猪可以出一批,再买一批小的,这事找我的大堂叔办,银钱最后归到账上,不用跟我了。还有,快夏天了,要每人预备两身夏衣,让针线房早些备出来。棉布你支了钱找针线的婆子陪你买去。”
林安一一答应着。(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