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狙击南宋 >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兵汇演 (上)

正文 第一百七十九章 女兵汇演 (上)

书名:狙击南宋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寇十五郎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完颜活女,既然你们那么想抢中原的东西……那么,这个炸药包,送给你吧!”随着布景屋顶上一名女兵扬手扔出一件物什,台上烟火轰鸣,几名金军装束的男子叉手叉脚的倒下……

    “好——彩——”台下响起一片排山倒海的欢呼喝彩声。这个时代可没有鼓掌这种欢呼形式,看到激动处,或者叫好,或者喝彩;如果感觉好到了极处,便齐声合叫“好,彩”。

    没错,这段令人耳熟的台词,正是女兵营守奈何关时,叶蝶儿在哨楼顶上对率三百精兵突袭的完颜活女所说的话——当然,这不是原话,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了的,至少,当时叶蝶儿就不知道那个人就是完颜活女。

    奈何关大战结束之后,天诛军清点缴获物资,清理战场,搜捕逃散金兵,统计敌我双方损失等等。尽管动员了四、五千人,却依然忙碌了整整五天,才算基本收拾完毕。

    就在这时,坐镇于奈何关忙忙碌碌的狄烈,收到平定守将杨奋与天枢城右都监、知平定州陈规(均为狄烈借朱皇后之名任免,实际朱皇后就是个人形印鉴),联名送来的一份快报:太行诸寨,因不堪金军压迫,或突围、或弃寨,络绎不绝,投奔平定之天诛军。迄今为止,已有白马山寨、黑崖山寨、车辕岭寨、仙居岭寨、松风岭寨,大、小石滩寨……等等二十余家山寨相投,人数超过五万之众。

    这使得平定的粮米积存一下紧张起来。虽然数万人口极大的充实了平定、榆关两城,但粮食的压力也同样随之上升。不仅如此,各寨的寨首,每日都要求能前往天枢城,谒见天枢城主狄烈。一日没有得到这位天枢城当家的肯首,这些人的心思就一日未稳。

    看完这封快报后,狄烈与凌远等参谋人员,以及刚刚从平定赶来的财税都监侯方镜,众人商议了一下。米粮好办,不需动用府库积存。只需将此战缴获的大批粮秣勾抽一部分,送往平定城,就足以解决问题。至于各寨寨首的要求……

    “让他们来!”狄烈眼神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有规定,一是每寨各派二十名代表,许少不许多;二是需押后二十日……”

    解决完这个议题后,狄烈随即抛出一个令在场诸人目瞪口呆的建议:“女兵三大营中,天骄营这次表现很是不错。大伙有目共睹;而在救助伤兵方面,天使营也开始投入使用。表现可圈可点,使不少病员得到良好的照料,大大降低了伤亡率;现在就剩下天籁营还没有什么动作了——我知道,很多人背后在说,天骄营巾帼不让须眉,天使营如菩萨降世;而天籁营,却不过是我狄某人的宫廷舞妓预备队……那么,现在,我就要让所有人都看一看。天籁营的力量所在!一个月后,奈何关大捷庆祝仪式暨女兵营正式成军大典,文艺汇演,正式演出。”

    在场的天枢城军政人员,知道什么是庆祝大捷,也知道什么是成军大典,但偏偏无人知道。什么是文艺汇演?!

    狄烈自然也看到了手下一脸茫然,他却毫不介意,笑意吟吟:“不知道不要紧,按照我的吩咐做就行了。一点都不难。首先,从男兵及女兵营中,各挑出数名识文断字、机敏灵动的士兵,让他(她)们去各作战部队,采访奈何关战斗中第一线的士兵,将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战绩记下来,汇编成册;接下来就是你们这些高参的事了,将采访资料去芜存菁,编出一个奈何关战斗的剧本;最后再从男女兵营中,挑选一队比较活跃的士兵,让他(她)依据剧本,排演一场完美再现奈何关大捷的全过程的活剧……”

    狄烈在上面滔滔不绝,越说越兴奋,却把下面的各级军政要员雷得不轻,一个个像鸭子听雷般,都傻了。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够用,思路跟不上。只有凌远勉强能应一下景,边听边喃喃道:“采访收集作战士兵亲历,这是上古就有的‘采风’;将采风所得,汇编成册,又似现今的瓦肆评话;最后这文……文艺汇演,莫不是如北朝之《兰陵王破阵乐》,或先唐之《秦王破阵乐》一般……”

    “哈哈,差不多、差不多!就这么个意思。”狄烈总算在手下将领脸上看到了一点点恍悟,不至于对牛弹琴了。不过,他显然对凌远所举的例子有些不爽,翻眼想了一想,道:“你说的那两个什么破阵乐,是比较雏形的舞台剧,我说的却是故事剧,大不一样……嗯,现在跟你们也说不明白,到时看好的吧!”

    狄烈一声令下,刚刚打完一场大战的驻守天枢城的天诛军各营,立刻行动起来。

    记者方面,挑出了两个活跃分子。一个是因生擒设也马而声名鹊起的赵梃;另一位,则是女兵营中最不安分的宁福帝姬赵串珠。以这二人为主,各配备几名男女助手,当天就展开行动。

    这二人果然不负所望,一个把重点集中在“礼花计划”与“穿山甲行动”上面;另一个则将重点放在奈何关守御战,尤其是女兵营的闪亮登场与光辉战绩这方面。不到五天,厚厚一大本采访手记,就摆放在狄烈的案头上。

    接下来就是有军中经历,同时又有相当文笔造诣的总参谋部的军旅笔杆子动手了。不过,也不知是赵家的两只龙凤干这事干上了瘾,还是觉得这事好玩。两个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都坚决要求参与编剧工作。有人愿自动请缨,狄烈自然无不允之理。

    编剧们干得热火朝天,挑选舞台角色的事也提上日程。

    但出乎狄烈意料之外的是,女兵营。准确的说是天籁营,报名涌跃;而男兵营,却是一片失声。这些干起金兵来,眼都不眨的撕杀汉,面对挑选人员,一个个落荒而逃,有多远滚多远。三天下来,招到的人还不足一个巴掌……这其中还是因为剧集涉及到了几个主要当事人,比如张锐、郭大石、许老三、赵梃……等等,他们总不好让别人去扮演自己。再加上狄烈的强大压力,只得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这样的话,许多反角及龙套,就只能让女兵们来反串了。如此一来,这场文艺汇演,就成了女兵营的集体秀,名副其实的女兵汇演。

    在编剧时,因为狄烈挂了个总编的名头,所以也不时过问一下编剧的情况。虽然他也是门外汉。但后世信息大爆炸,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因此不时加以指出不妥之处。这令凌远、赵梃及一干“编剧”甚是惊讶。从来不知这位沙战悍将的军主,竟也有如此才情……

    不过,在某一日,当狄烈又指出一处不附合印象中后世的话剧剧情时,赵串珠却不乐意了,红嘟嘟的小嘴直接撅起,不满道:“这处是女兵营的剧情,我亲自采访过慎……朱姐姐的,她所说的当时情况就是这样。而且。皇后娘娘也审阅核准了的……”

    狄烈很不引为然道:“岂不闻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话剧是对生活的各种现象的高度概括与总结,而不是照本宣科,原样复制。如果这样直接就拿上去演的话,会缺少本应有的感染力与鼓动性……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们所编的台词,太过雅致。普通士兵接受困难……”

    狄烈随口将后世的各种演艺方面的基本东西,大杂烩一样倒出来。却没注意在场的一干编剧,一个个目瞪口呆,一脸的敬畏之色——在场不乏多才多艺者。而老赵家更是从来不缺艺术家。但就是这些文艺高才,偏生听不懂狄烈话中的很多词汇,唯其听不懂,才会心生敬畏。

    赵串珠虽然也给他一套一套的理论整得有点犯晕,却兀自不服,撇撇嘴道:“咱们大宋讲究的是诗词华章,这等瓦肆俚语,怎能上得了台面?”

    狄烈有些哭笑不得:“你们的受众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士兵,而不是太学里的太学生。你们搞得那么文皱皱的,想让士兵们听天书么?不行,那些但凡带有文青之气的台词,全部推倒重来,要像大白话一样,让普通百姓一听就懂。”

    赵梃怔怔道:“‘文青’是什么?”

    狄烈张张嘴,一时间也不知怎么跟他解释这个后世的网络流行词。好在这时,凌远又适时过来解围,道:“城主之意,是否就是指如唐代白长庆(居易)一般,每每诗成之前,必先念与老妪听,老妪听阅无碍,诗文方成……”

    狄烈一拍巴掌:“就是这个意思。”

    赵串珠翻了个大大的白眼,道:“那就是说,台词还是可以用诗文的嘛,只是简单易懂就好。”

    狄烈肯首道:“那是自然,也没说不让你们拽文,合辙押韵还是要的。”

    赵串珠妙目一转,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勾起一丝笑意,笑嘻嘻看着狄烈,道上:“城主大人既然说得头头是道,想来胸中自有垒壑,何不现场给我等示范一首?以为引导。”

    这话一说出口,凌远等人脸色却时尴尬起来。他们与狄烈接触多了,多少也是了解,这位年轻的城主,似乎样样都能来得几下,唯独在诗文方面缺了根弦。这赵串珠当面为难,城主难堪,他们这些做下属的,自然也是尴尬。

    狄烈的确是尴尬了一下,文章诗词,确确是他的短板。不过,在两宋三百余年时间里,诗词的确是衡量一个人才华的重要标志之一。若是能在诗词方面有所表现,应该能够更容易得到士子们认同。可惜,咱已经不“淫湿”好多年……等等,无病呻吟、风花雪月的东西是没记住,但气势豪迈的诗篇却能记得一两篇……对,就是这个!”

    “说得没错,我是总编剧,总得要有个提纲挈领的东西给你们示范。”狄烈胸有成竹回头吩咐亲卫,“拿纸笔来。”

    狄烈有专用的纸笔,用于发布命令及签署军令。纸张除了硬一些,倒也寻常,但笔却是硬碳笔。狄烈实在用不惯软乎乎的毛笔,而且在军事用途上,硬笔也确是比软笔有优势。

    白纸铺开,笔势流畅。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下,一阙长短句一挥而就。

    “演出即将结束时,就用这阙词做结束语。”狄烈说罢一掷笔,也不理会身后凌乱的目光,扬长而去。

    赵串珠抢先拿起词卷,大声念出两句,本来浑不在意的神情,一下滞住,语调也越来越低,眼睛也越睁越大……

    众人传阅完毕之后,房中一片安静。

    良久,凌远才对其中一名四旬儒雅男子道:“锦和兄,你师承淮海先生(秦少游),词功深湛,不妨点评一下城主这阙词如何。”

    那锦和兄连连谦逊了几句,捻须沉吟道:“此词虽风雅不足,但豪气沛然,有气冲斗牛之势,颇有李(白)苏(轼)之风,倒是很符合城主这般‘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儒将……”

    儒将?这位城主哪点像儒了?只不过,正如那锦和兄所言,这阙词,虽然词意很白,却真是有气势……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语。

    赵串珠却要来一张白纸,然后用眉笔誊抄起来。

    赵梃讶异道:“二十七妹,你这是……”

    赵串珠狡黠一笑:“既然你们都说这阙词好,那我就抄给皇后娘娘赏析一番。”

    十日之后,剧本粗成,演员到位,可以开始排练了。这个过程,自然也是洋相百出,笑料不断,好在观众要求低,更用不着向后世那些大舞台剧看齐,能够本色演出就行,这是狄烈对文艺汇演的基本要求。

    刚开始,所有的演员们没一个放得开的,全呆站在台上像一群呆头鹅,不知该做什么,说什么。尤其是郭大石与许老三这两人,十句不到的台词,背了整整五天。临到台上,还磕磕绊绊,半天说不圆一句话,把前座后台的人急得冒汗。

    起初狄烈还颇有兴致地用他那小半桶都不到的水平,临场指导一番,渐渐地也被弄得不耐烦起来,最后借着军务繁忙,甩手走人。倒是临时客串的舞阳郡主赵檀香,颇有这方面的天赋,竟能将舞台上混乱无序的情况一点点扭转。狄烈干脆就给她安上个总导演的头衔,让她负总责。

    时间紧,排练仓促,能到什么地步就到什么地步,反正这时代的人也不会有后世那般对春晚的挑剔,能对付过去就行。

    十二月初八,正好是腊八节,接到邀请的太行诸寨首脑,以及被派驻平定的天枢城各军政高层,纷纷回到天枢城,参加贺捷大会,还有新鲜出炉的舞台故事大剧《奈何关保卫战》。

    w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