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登州左近可供大勇裁撤的兵马一共有五部。一是他以南下800士卒扩充起来的锦州本军,有兵员4600人;二是在平度沟掳获的青壮俘虏,这部分人原也有4000多人,不过在往登州的路上被宰杀吃掉了700多,剩下不到3500人。三是朱桥之战后俘虏的东江兵及招远来投的叛军主力,这部分兵员最多,有近五万人。四是在莱州投降的李忠辅、耿仲明部,当中还有两千毛承禄麾下的东江兵,大概人数在一万二左右。最后一部分则是登州水师,总兵钱大刚以下共计6000人。五部兵马加在一起近十万之众,这个数字肯定不是大勇能养得起的兵马,也是朝廷绝不容许的。要想养十万兵,除非整个辽镇都在大勇手中,否则他就是绞尽脑汁也不可能做到。
而且自松山起,大勇一直走得就是精兵道路,他深信兵不在多而在精,一支人数不多的精兵所起的作用远超过数万乌合之众,南下以来的战事已经充分证明这点。
五部分人马,锦州本军大勇肯定是不会裁的,登州水师他也不打算裁,因为他还要借助水师的战船。排除这两部分,剩下的三股人马便首当其冲了。
再三斟酌后,大勇定下了裁撤的原则,首先他将耿仲明、耿仲义、李忠辅、向宠、高怀、林泰、杜国、沈义、梁道等一干降将招到自己临时军帐所在,开诚布公的告诉他们锦州军养不起他们的手下的兵马,朝廷也不会容许他们再继续拥有自己的私兵,因此裁撤他们的兵马势在必行。
“要人头还是要荣华,就全在你们的一念之间了。”
大勇根本不担心在座的降将们会有人抗拒裁军的命令,这些个在叛军中人五人六的高级将领实际上多是些千总把总,和他这正儿八经的锦州参将相比,等级差得可不是一点两点。况且这些暴发户早被自己吓破了胆,哪里还敢有和施大勇讨价还价的勇气。
“我手下那些人都是从山东裹来的壮丁,充为辅兵都难,留着他们也是浪费咱锦州军的粮食,将军不提,末将也早就想把他们解散了。”第一个表态支持的是向宠,手下聚拢了四千多人。他是个知趣的明白人,知道自己身上有几根骨头,也知道自己今后的富贵系在何人身上,所以大勇话音刚落,他就做了这第一个响应号召者。
有向宠带头,高怀、林泰等人也紧随其后,纷纷表示支持,其中有几个还有些眼红风头叫向宠那小子给抢了去,要知道投降施大勇后,在他面前表忠心的机会可是不多的。
李忠辅和耿仲明原先心里还有些担心,怕手下兵马被裁后,自己在锦州军中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但见高怀他们一窝蜂的响应裁军,二人也只能表态支持。不然怎么办?高怀、向宠他们加一块近五万人都同意裁,他二人手下不过一万出头,真正的战兵只三千多人,不用那些家伙为了邀功向他们动手,锦州军的骑兵就能将他们荡平了。
小官屯外那三千辽东骑兵如何败的,败得怎么惨,李忠辅和耿仲明心下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呢,要是当日他二人横下心来跟毛承禄一块闹,只怕已经到黄泉之下和李九成、孔有德会合了。
耿仲明其实还是登州城破的罪魁祸首,排在朝廷必杀的逆首名单前几位,现下也还顶着叛军余孽的名头呢,大勇一天不替他洗白,他就一天活得不安生。要继续反吧,又没有那个实力和胆子了,眼下除了老实听命,他也做不了其他的了。
众降将的响应之快倒让大勇有些意料,他原还以为会有人站出来跟他讲一番价,现在倒好,自己完全是一呼百应,连准备好的恐吓之辞都不必拿出来,当真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感觉就跟自己闷了个“三条a”所有的玩家都死命跟一样。
“那好,既然诸位这么深明大义,本将也没什么好说的,各位的功劳本将心中都是有数的,朝廷那边,本将肯定是要替诸位争取的。”
没有想闹事的,大勇便也不再废话,要林俊义将裁撤的方案告诉一众降将。
首先,各将如实上报部下战兵数量,披甲不披甲,是铳兵还是其他兵种,是否曾是东江兵都要详细上报,尔后这些战兵将全部由锦州军接受并加以改造,相对应的,锦州军也将拿出一批军官的位置来安插这些降将和手下亲信军官,另外还会予以赏赐。在林俊义介绍的时候,大勇特意插话告诉降将们,这批军官的任命他肯定是会上报兵部的。闻言,一众降将们顿时两眼发光,心眼一下活了起来。
战兵集中后,剩下的人则统计出有多少被强拉的青壮,又有多少依附的土匪绿林,另外还有多少老弱充数的。等人数统计好后,青壮一律转为屯田军户,老弱则在登州城中安置,有想回乡的也发给盘缠让他们回去。至于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响马,也全部由锦州军接受,选精壮,去老弱,依战兵办法安排。
林俊义宣读过后,大勇问诸将们还有没有意见,诸将都说没有意见,一切都听将军处置。当下,大勇便要他们回去统计,统计上来后由锦州军协调登州官员予以处置。
经过整整三天的统计,各部如实上报的战兵有14000人(包括挑选出的土匪),青壮35000人,余下老弱病残17000人。17000老弱病残中有4000多人选择归乡,在发给他们盘缠后,大勇又一人给他们发了十两银子,告诉他们这是之前对他们随军西征的赏赐,算是兑现了诺言。
35000青壮有不少人也想回家,他们的来源十分复杂,有北直隶的,有山东的,还有登莱本地的,甚至还有一部分河北和京畿的。对于他们的回乡要求,大勇考虑之后予以拒绝,明确告诉他们,若想回乡,先得在登州种三年地,三年期满由锦州军发放路费和赏银归乡。
这个条件容不得讨价还价,有谁不愿意的,直接充为随军民夫。如此严令,想回乡的青壮只能无奈答应留在登州,好在最长不过三年,三年期满自己就可以回家,另外还能得到一笔数目可观的钱财,比起现在两手空空的回乡要强得多。再说安安生生的种三年田可比给官军当民夫强得多,后者可是随时都会有生命之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