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正文 第101章:攻其无防

正文 第101章:攻其无防

书名: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風滴皈迹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楚王朱桢不敢擦额头的汗水,任凭汗水往下流,滴在地上,渗入眼角。沉默很久以后,躬身行礼对朱允炆说道:“皇上,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不来祭祀太祖忌辰,确实孝道有亏,不合朝廷法度,请皇上依律严惩。”

    楚王朱桢表态,站在皇上朱允炆一边,其他诸位王爷也赶快做自家选择。其后蜀王朱椿,辽王朱权表态,站在皇帝朱允炆这边。剩下的那些藩王也依序表态,有得是心甘情愿,有得是随口应付,如晋王朱济熺就是真心支持朱允炆,秦王朱尚炳就是随口应付,意图早点脱身,就连那四个白板藩王也不得不表态支持朱允炆。

    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诸位藩王的意见已经表达,都是是支持朱允炆惩处孝道有亏的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朱允炆要把所有人都绑在他的战车上,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朱允炆听众位藩王表态完毕以后,脸sè好转许多,刚才武胜带来的不快消去不少。低头思考一会,再次开口对群臣藩王说道:“重孝道敬祖宗是大明立国之本,乃是太祖钦定的国策。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不来参加太祖忌辰祭祀,孝道有亏,就算朕看在骨血亲情的份上可以宽容,但是大明臣民不能宽容。朕意,命燕王子嗣朱高煦、朱高燧入京代替燕王在孝陵守灵三年。宁王朱权改封滇王,削护卫,以示惩戒。”

    “皇上英明!”底下大臣和藩王齐声高呼,心里明白朱允炆如此做也就是做个样子,燕王绝对不会让儿子来金陵,宁王朱权也不会接受削去护卫兵力到云南偏僻之地就藩的安排。

    朱允炆继续说:“对太祖不孝者应该惩处,对太祖行孝者则应该给予奖赏。庶人朱橚敬祖重孝,有司查证其谋逆事皆为诬告,现在恢复其周王爵位,赐护卫三百,居京。”

    “臣谢皇上隆恩!”周王朱橚赶忙跪地谢恩,刚才还担惊受怕,害怕皇上惩处同胞兄长燕王朱棣,让他这条池鱼再受牵连,没料到反而得到奖赏,恢复王爵,虽然护卫没有以前多,居住在京城没有在封地zì you自在,不过不再过那种清苦受罪的rì子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今rì太祖忌辰,乃国之重典。今rì朕赦免庶人朱榑前罪,恢复其齐王爵位;赦免庶人朱桂前罪,恢复其代王爵位;赦免庶人朱楩前罪,恢复其岷王爵位,各赐护卫三百,居京。”

    “臣等谢皇上隆恩!”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一起跪地谢恩。

    “庶人朱柏,畏罪阖府自/焚,朕今rì在太祖陵前赦免其罪,恢复其湘王爵位,废其谥号‘悷’,改谥号为‘烈’,以王爵礼仪重新安葬。皇二子朱文圭改名朱镇圭,承袭湘王爵位,奉湘王朱柏为宗,延续湘王血脉。”

    “皇上圣明!”所有大臣和藩王齐声高呼,很多人包括在场藩王此时才是最为震惊。皇上对于湘王朱柏可谓恩上加恩,免罪、恢复爵位、改谥号、重新以藩王礼仪安葬已经是莫大的天恩,更何况再把亲生儿子过继到湘王一脉,让湘王在天之灵能得到后人香火祭拜,这是多大的恩情。

    众人只感叹朱允炆今rì的恩情,都选择xìng忘记当rì就是建文帝把他的这位才能卓著的叔父逼死,更不知道的是山寨大明皇帝正在处理建文帝的‘遗产’。

    “朕赦免汝等罪过,以慰太祖在天之灵,望汝等谨遵朝廷法度,牢记太祖遗训,忠君体国共护大明江山。若有违反朝廷律令之事,朕绝不宽恕,一定严惩不贷!”喂颗大白兔nǎi糖,自然还要敲敲脑袋瓜,给各位王爷提醒提醒,今rì我捧得起你们,来rì自然能踩得扁你们。

    “臣等谨遵皇上圣谕,不敢有违。”藩王们齐声应答,不免有人嘴角抽动,心里腹诽不已。

    朱允炆知道现在有些藩王是心里不满,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一切合理合法正当的手段把这些藩王们限制住,所谓放养不如圈养,把这些藩王圈养在京城总比放养在各地方便控制。

    “大明开国三十余年,皇家血脉旺盛,子嗣甚多,难免有不肖之人徒,朕意加强朱氏宗室管理,免去燕王朱棣宗人府宗正之职,由周王朱橚担任宗人府宗正之职,蜀王朱椿为辅,协同署理宗人府事务。”

    “臣领旨谢恩!”周王朱橚和蜀王朱椿跪地领旨,大明诸多藩王,以王爵身份担当宗人府宗正也算是最大的官。

    “大明重孝道,朕常思量,对生者行孝更重于对故去者守孝,宫内各位太妃常常倚门远望,可是那目光穿不透重重宫墙,看不到rìrì思念的儿郎。母子别离相隔万里,骨肉相思痛断人肠。普通百姓之家,白发老母享受儿女端茶送水之福,而诸王之母,独居宫苑,垂泪思念,岂不悲哉!”朱允炆改变话风,语带幽怨,用衣袖轻轻擦拭眼角,皇上也会想娘滴。

    朱允炆一番夸张表演,惹得众多藩王也是唏嘘不已,他们的母亲他们的娘,都多少年没有见到过。有的藩王的母亲已经亡故,生前为妃死后偏葬在孝陵周边。更有太祖诸多嫔妃没有生养子女,被‘自愿’送进孝陵陪伴高皇帝于地下。还有一些藩王的生母独居在皇宫之内,虽说是锦衣玉食,可是对儿女的思念那是丝绸佳肴可以弥补得了的!

    “‘子yù养而亲不待’乃是千古憾事,生前不尽孝死后空悲痛,朕体念太祖重孝本意,允准宫内诸太妃出宫在京城和诸王同住,诸王可以在母亲身边尽孝,诸太妃也可解去对儿郎的相思之苦。愿诸位王叔慎思慎虑,上奏本求母子团圆者,朕自当允准。”

    “皇上仁孝,天下敬仰,臣等跪谢皇上隆恩。”拜谢之时,有个别藩王已经发出哭啼之声。

    明太祖朱元璋三周年忌辰祭祀完毕,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人挨板子有人吃包子,待遇各不相同。最让人惊奇的就算周王朱橚,由一个带罪白身皇子摇身一变,就再次获得王爵还担任类似老朱家族长的宗人府宗正,更为惊奇的还是被朱允炆邀请到御辇上同辇回京。

    皇上御辇宽大舒适,八马拉车平稳前行,车速不急不慢,徐徐凉风从车窗外吹进车内,赶去那恼人的燥热。

    朱允炆和朱橚君臣叔侄二人相对而坐,小萝莉青萍和思琪在一旁奉茶,车内凉风习习,茶香沁人心脾,朱允炆面带笑容,朱橚内心却惶恐不安。

    朱允炆多番打探,jīng心准备,步步为营,凭借主场优势打出三记漂亮的世界波,是空门直入的世界波,虽说有投机取巧的嫌疑,可是也获得满堂喝彩之声,能满足他小小的猥琐虚荣心。

    第一波,以燕王朱棣、宁王朱权不来京城参见太祖忌辰祭祀为名,坐实两人不孝罪名,尔后在辅以造势宣传,朱棣苦心经营的太祖旧制保卫者的形象必将一落千丈。还要强迫燕王送儿子来京为质,宁王改封迁藩。

    第二波,借宁王编造的北元余孽进犯边疆的理由,定下挥师北伐靖边保国的军事策略,让以后北方的战事更具有正当xìng和高尚xìng,以后就不是派兵打叔叔,而是派兵剿灭寇边犯境的敌人。

    第三波,恢复周王、齐王、代王、岷王、湘王爵位,彻底改变建文帝暴力削藩的策略,让燕王成为没人支持的独木,独木不成林更怕狂风吹,就算燕王强横又能支撑到何时。

    这三记世界波之后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朱元璋屏藩制度的弊端,改放养为圈养。朱元璋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在他归天之前有五个孩子离世亡故,现在两个当叛逆,一个**身亡,也就剩下十八个藩王儿子。周王、齐王、代王、岷王刚刚恢复爵位,被朱允炆安排在京城居住。蜀王朱椿要担任副宗正,来京是必然。谷王朱惠、辽王朱植因为朱棣起兵靖难已经离开封地居住在京城,再加上几个年龄小的还在京城等待长大,在外边的还真没有几个人。以母子相聚为饵,朱允炆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藩王主动要来京居住,毕竟不孝的名声不是每一个人愿意承受的。

    朱元璋给予厚望的屏藩制度绝对是大明未来的祸根,削藩是必然。然而削藩不是削去太祖子嗣的王爵荣华,而是削去依附在这个制度上的特权。皇室王爵的特权就是自我扩张的军权以及对地方的治权,是王爵华衣之下的无尽的贪婪和yù望。

    特权、军权、治权、贪婪和yù望才是屏藩制度威胁帝王权柄的最大祸根。

    朱允炆今rì所为就是彻底改变建文帝野蛮暴力削藩方式,完成削藩策略路线的转移,在剿灭燕王的战争上政治逆转,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今rì是一场没有防守,更没有反击的政治攻势,朱允炆很享受这种有点不太光明的胜利。

    所谓高尚是卑鄙者的遮羞布,卑鄙是高尚者的撩yīn手,奇正相合才是治国正道。

    朱允炆自恋的欣赏今rì战果,端着茶杯慢悠悠的喝茶,面带笑容看着周王朱橚。

    朱橚的内心却没有朱允炆那般轻松愉悦,被邀请和皇帝同辇回京,对于盛世王朝的藩王、臣子而言那是莫大的荣幸,可是在朱橚想来,却是莫大的危机。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超常规恩宠。侄子朱允炆突然感念亲情,想起他是太祖儿子,是皇帝大人的叔父,从而赦免他的前罪,恢复他的王爵爵位,委任他当宗人府宗正,就算把他朱橚剁成饺子馅他也不相信。无事献殷勤非jiān即盗,给他殊荣必然心有所求,而且是绝对不容易办到的事情。

    周王朱橚面带恭敬,正身端坐在朱允炆面前,极品御茶也只是浅尝辄止,等待着朱允炆的开价。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