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阻击全世界 >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把琳琳嫁给王鹏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把琳琳嫁给王鹏

书名:阻击全世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穷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今天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就在张逸云兄弟在大街上闲逛时,张逸云来到了张老爷子的住处。

    平时,这个时间老爷子已经睡下了,可今天却坐在大厅里。

    王嘉德平反,出任政协副主席,虽说是大事,却也不至于让老爷子不睡觉。关键是风向,顺着风向走,你会一帆风顺,逆风行船,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你仍然寸步难行。

    张家的经济策略和现行政策是相左的,任何事情,看法不同,就会发生冲突。在这个层面,当然不会有什么拳打脚踢恶语相向,但互相掣肘是避免不了的。好在,张家和1号首长的目标是一致的,虽各有想法,只不过是在具体的细节上的分歧。

    王嘉德的事,只不过是1号的试探。可是这种小小的试探,却也能引起巨大的风暴。

    这世界没有皆大欢喜的事。

    张逸云把一篇稿子递给张老爷子。

    “这是什么?”张老爷子问。

    “祭文。明天王嘉德在祭典上读的祭文。”张逸云说道。

    “一篇祭文值得你这么晚来打扰我?”张老爷子有些怨气。

    “值得。”张逸云肯定地说。

    张老爷子戴上花镜,慢慢看了起来。看了几句,眉头就皱了起来,越往下看,眉头皱的越紧,看完后,抬头望着屋顶,呆呆出神,很久之后,把那片祭文使劲拍在桌上,哈哈大笑起来。

    只可惜,张老爷子年纪大了,中气不足,声音也不响亮。

    “王家背后有高人呀。这篇祭文一出,王家会瞬间如rì中天。”张老爷子的话,让人听不出是赞赏还是愤恨。到了张老爷子这个层次,你很难在他们的话里听出感情。

    “没什么高人,我问过宁靖明了,是王嘉德的孙子写的。那小子和宇清是同学,在一个寝室住。”张逸云解释。

    “能写出这样文章的人,还不是高人?看来你们太平rì子过的太多了,此子之才,我这一生也没见过几人。把一个满身铜臭的商人说成一个开创一个时代的伟人,你却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凭据,没有任何的论点去驳斥,他这里每一句话,都叫你有口难言。这是眼光,此子是站在任何人都没法想象的高度来评论一件是的。我不及此子,你的眼光、思想、高度更无法与此子比较。王家出了个妖孽啊。”张老爷子长叹。

    “没那么厉害吧。”张逸云自言自语。

    “有。这篇祭文的厉害处,比你能想象到的还要厉害的多得多。1号这下要高兴了,你没看出来,这祭文几乎就是1号思想的浓缩,是1号几十年一直探索而说不出的东西。这篇祭文就要成为1号的旗帜,1号冲锋的号角了。”张老爷子怒其不争地对张逸云说道。

    “我还真没看出来。”张逸云说道。

    “你应该多读些书的。”张老爷子指着张逸云说道。

    张逸云的脸有些发热。

    与此同时,苏家。

    苏老爷子面前放着一份和张家老爷子看的一模一样的文章。

    是王鹏的祭文。

    “你说,宁靖明把这东西先给了张逸云?”苏老爷子问。

    “是的,宁靖明毕竟是张逸云的助手,也是通过张逸云派到王家的。如果我不是按照您的吩咐,立刻和宁靖明联系,恐怕还得不到这篇文章。”苏焕智说道。

    “王家这小子是个天才。”苏老爷子说道。

    “父亲,我该怎么做?”苏焕智问道。

    “赶快和1号的秘书约一下,明天去见1好。按1号指示办。”苏老爷子说道。

    “好,我回去就打电话。”苏焕智知道,这就是老爷子说的机会,苏家是搞宣传的,自然看出这篇祭文的思想、意识,在经济等方面的高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回去干什么,那不是电话?”张老爷子指着电话机说道。

    苏焕智明白,老爷子也是着急了。赶忙拨通了电话。

    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见1号的,既使到了苏焕智这个位置。1号的秘书知道苏焕智用的是苏老的电话,自然不会怠慢,就说明早给苏焕智安排时间。

    “你说,把琳琳嫁给这个王鹏行不行?”苏焕智打完电话,刚坐下来,苏老爷子忽然说道。

    苏焕智听了老头子这句话,瞬间石化。

    “我只对钱感兴趣,游山玩水无拘无束是我生活的目标。”王鹏对三个爷爷说道:“我更喜欢祖爷爷这个院子,所以不管想什么办法,必须把这宅子要回来。”

    “混小子,感情我们几个老家伙拼死拼活,你却只知安逸享受。”王嘉明痛骂。

    “你们几位有能力吗,当然要冲锋在前了,我只能享受在后了。”王鹏才不怕王嘉明呢,倒是那个总是笑眯眯不大言语的二爷爷王嘉懿让王鹏害怕。

    “你决定了?”王嘉德问道。

    “是的,要是您老人家允许,我现在就可以退学。”王鹏肯定地回答。

    “退学?你小子要是退学,我就打断你的腿。”王嘉明瞪眼。华大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考上的,那可是华夏著名的学府,不比燕京大学差的。

    “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想当初你祖爷爷也是九死一生才闯出那一番局面的。”王嘉懿提醒王鹏。

    “九死一生应该不会,有三位爷爷在,大风险不会有,小波折虽然一定会有,可是做事情怎会没波折呢。再说了,我要是连那些小波折都对付不了,还能做什么?”王鹏自信满满。

    “少臭屁。你准备做什么?就这宅子要维持就要不少钱的。”王嘉明的话里充满了jǐng告意味。

    “说说吧,我们也好做个决断。”王嘉德说道。

    “三个方面。一个是银行;一个是民生;一个是高技术产品。”王鹏已经想好了,看着三个爷爷。继续说道:“现在国家没有民营银行,但很快就能允许一些民营企业成立自己的互助银行。这方面,爷爷应该能够起一定作用。在华夏,银行是暴利的,如果王家在这个银行中,占5%的股份,足够王家所有人衣食无忧了。”王鹏记得,这样的银行是在95年初筹划,96年1月正式开始营业的,当时注册资本30亿元,十年后,年利润就和当初的注册资本差不多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民生。老百姓每天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么,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吃,这是生存的根本。如果我们能够垄断,不,这样太难,我们只要供应30%,就绝对掌握了老百姓的生命。吃的东西很多,肉蛋nǎi是高端的,是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需品,相对来说,利润也高些,也是可以用工业化手段,大规模生产的。我们的目标应该定在这里。这里面每一类东西,每年的产值都会有几百亿。三爷爷,别这样看我,华夏国大着呢,再过几年人口会达到12亿以上,想想吧,每人一年吃十斤肉,十斤鸡蛋,十斤nǎi,这不多吧,简直少的可怜,那么,我们就以这少的可怜的假设,会花掉多少钱?每一样会少于百亿的?这还是以现在的物价算的,要是物价上涨个几倍,会有多少呢。当然,还有各种酒类,饮料,药品等等。后面这些,对民生的影响相对小一些。假如王家成为国内最大的肉食品生产供应商,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老百姓的餐桌,三位爷爷,你们想想,有谁能够轻易来动王家?”

    王嘉德兄弟三人陷入沉思。

    “第三个方面是高技术产品。这是国家的命脉,国家强大与否,高技术是根本。我说的卫星、导弹、飞机、航母统统都是,可惜国家永远不会允许民间制造这东西,但很多的民用产品,比如汽车、通讯设备、计算机等等,在未来几年,国家一定会开放给民间生产制造,三位爷爷可能认识不到这些东西有多大市场,但我可以说,在未来二十年,这些东西在华夏的需求量,会多的让三位爷爷目瞪口呆。而未来世界,是通讯设备、是计算机的世界。谁控制了这两样东西,谁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

    “说的轻巧啊,你就一个人,能做多少事?最关键的是,你哪来的钱来做这些事?”王嘉明总是看王鹏不顺眼,似乎不找他麻烦,心里就不痛快。

    “三爷爷这话说的让人想笑,你是带兵的将军,炸个碉堡不需要您亲自去吧。事情再多,不过是要用的人多些而已。至于钱,我没办法。我还在读书,没钱。你们要战士冲锋,总不会不发给战士武器吧。”王鹏开始耍赖。

    王鹏还真没指望家里拿出钱来,他有自己的发财计划,也用不到家里出钱。

    “你们怎么看?”王嘉德问两个弟弟,这里最难以抉择的是王嘉懿,要这位战神退出战斗部队是最痛苦的。

    <a href=http://.qidian.com>起点中文网.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lt;/a&gt;;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