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阻击全世界 >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全傻眼了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全傻眼了

书名:阻击全世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一穷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王嘉明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口。

    王嘉懿伸手拿过来,放在嘴里。王嘉明只得再点燃一只。书房里静的可怕,只闻得屋外吱吱的虫鸣。

    “王鹏,你有多大把握?”王嘉懿熄灭烟头,问道。

    “我在赌”,王鹏回答

    “好吧,就怎么办。”王嘉懿终于下定决心,似乎放下一座大山,瞬间轻松很多。这么多年,背着战神之名的猪哥,压力确实太大了。

    王嘉德站起来,两手分别放在两个兄弟肩上,说道:“放心,这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却是现在最明智的选择。我们是王半城的子孙,决不能丢人他老人家的脸。他老人家虽没有王鹏说的那样伟大,但眼光还是不差的。”王嘉德望向窗外,除了树木和屋顶掩映的星空,什么都没有,可王嘉德看得很仔细,好像那里面有很多东西。

    过了很久,王嘉德对王鹏说道:“王鹏,你去和宁靖明谈,这家伙没得到准信,想必也睡不着。”

    王鹏在了起来,王嘉德又对两个弟弟说道:“没想到,我王家会混到这种局面,居然要一个孩子去谈判,要是老爸泉下有知,会不会爬起来狠揍我们一顿。”

    “要王鹏去是最好的选择。”王嘉懿似乎在开解自己的老哥。

    “我陪王鹏去。”王嘉明站起来说。

    王嘉德和王嘉懿一起看向王嘉明,王嘉明迟疑一下,说道:“我不进屋,就站在外面。”

    宁靖明和文无功对面坐着。

    杯里的茶早已淡而无味,然而两人还是一杯接一杯地喝着。

    宁靖明和文无功不算是朋友,主要原因是二人研究的东西不同,宁靖明是研究经济的,文无功是研究历史的,没什么交集。但是,二人都是王嘉德的朋友,几十年的朋友。

    文无功这次来,更是为了为王嘉德主持祭典仪式,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光靠人情文无功是不会来的。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是不可逆转了。宁公总算有了用武之地。”文无功说道。

    “百无一用是书生呀,我也就能动动脑子,坐在屋里闭门造车,是创造不出价值的。只有嘉德那样的人才,才可称国之栋梁。”宁靖明感叹。

    “嘉德是大才,最让人佩服的是,这些年伶仃落魄,却培养出了一个孙子。想我教书育人一辈子,见过的俊杰英才多如过江之鲫,却没一个赶得上王鹏那小子万一。”文无功站起,走到窗前,扶着窗台,凉爽清新的空气吸进肺里,jīng神瞬间一振。

    “王半城后继有人啊。想我当年也是受了王公恩惠,才得以出国留学,虽感念王公恩德,在王家大难时,却不能维护周全,实在是心中有愧。”当年华夏内有军阀战乱,外有敌寇入侵,天下间竟然放不下一张书桌,王半城便把北省几十个学生,送到国外读书。这也是王半城无意之举,世人大都不知。这是王半城一生之中,做的为数不多的义举之一,却赢得宁靖明对王家的感恩戴德倾力相助。

    “嘉德终于有了出头之rì,全赖宁公之功,何愧之有?想来,与宁公一起出国的,国内也还有几位,也是能说上话的,却不见他们出头。还有那一位,不是还专门写文章,说半城公对外贸易是拿国人的血汗,讨好国外的主子吗?”文无功说的是社科院的副院长何光。这人与宁靖明一同受王半城资助,出国留学,担任社科院副院长后,成为现任总理的喉舌,对当今1号首长的经济政策有不同意见。在王嘉德最为困难的时候,为达到他的政治目的,拿王半城的故事来说事。

    “不提这些。前些rì子,听说文公又有大作问世?”宁靖明几乎算半个混政治的人,比不得文无功,不敢大谈国事。

    “是有一篇关于南宋经济发展的文章,估计你是听我弟弟说的吧。这文章我写完,只给他看过。”文无功的弟弟是华大的校长文无忌,这兄弟二人是华夏的一时瑜亮,华夏国内最好的两所大学,校长居然是亲兄弟。这在华夏教育界是个美谈,也是很多人攻击的借口。

    “在哪里出版了,我可是寻了很久,都没见到。”宁靖明问道。

    “那篇文章,我放了一段时间,又拿出来看看,有些地方比较敏感,就毁掉了。”文无功也是无奈,很多人都睁大眼睛,等着文家兄弟出错,好取而代之,自己不能不小心再小心,现在还不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文无功说是把文章毁了,可他哪里舍得,那可是几年的心血,只不过是藏了起来,不好对宁靖明明说罢了。

    宁靖明回到居所时,王鹏正在他的书房等着。和宁靖明同来的赵朝阳正和王鹏说话。

    见宁靖明进屋,二人站起来问好。

    “王鹏来了,一定是带来好消息了吧。我可是等了大半天了。”宁靖明找个椅子坐了,见赵朝阳要走,就说:“朝阳,别走,做个记录,这可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谈话。”

    宁靖明转头又对王鹏说道:“想不到,嘉德兄这么大的魄力,居然这么早就把你推到了前台。”

    “宁爷爷您这是哪里话,爷爷他老人家那么大的岁数,还要给国家添麻烦,是不好意思来见您呀。”王鹏满嘴跑火车。

    “你小子,你爷爷和我同岁,你这不是在骂我吗?”宁靖明见到王鹏就欢喜,忍不住开起了玩笑。

    “哎呦,这话说的,我还以为我爷爷起码比您大五六七八岁的,想不到,您和我爷爷同岁。”赵朝阳拿来笔记本,放到桌上,王鹏就对赵朝阳说:“赵哥,你说说,宁爷爷有他说的那么大年纪嘛?”

    赵朝阳哪敢评说,一张嘴不管说什么都是错话,只能咧嘴笑。

    王鹏也没想要赵朝阳说话,紧接着说道:“宁爷爷,和您说实话,我是主动请缨来的,我爷爷不好意思开口也是有的,爷爷养我这么多年,我怎么也要尽尽孝道不是?他老人家不好办的事,我去办,这就是尽孝了。”

    “想不到,王鹏还是个孝顺孩子,难得呀。”宁靖明这是在打趣。

    二人要谈的事情,太重大了,谁心里都不免紧张。

    王鹏知道,不能再胡扯了,赵朝阳已经打开笔记本,钢笔都落到纸上了。

    “文爷爷,我知道事关重大,要是那个字说的不对,您及时指正。赵哥记录的再慢点,给我个机会。”王鹏还在继续胡说。

    宁靖明开始不耐烦,说道:“你小子正经些好吧,你还知道事关重大?”

    “好吧,我可是说了。”王鹏看着宁靖明说道。

    宁靖明没来由的开始紧张。王鹏正紧盯着宁靖明看,见宁靖明紧张,知道这人还是关心王家的,是王家真正的朋友。要是对王家毫不关心,就会是一副坦然的表情。

    “我爷爷受半城公教育多年,受国家教育多年,是个爱国之士,感念国家的养育之恩,虽年纪已大,感到国家正是用人之际,怎敢不响应国家的号召,我来时,爷爷特意对我说,他老人家一切听从国家安排,愿意为国家赴汤蹈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鹏嘴角冒出白沫。

    宁靖明终于放下了心思,同意出山就好。看到王鹏胡说八道的嘴脸,就想笑出来,却只能忍住。现在,不是笑的时候。赵朝阳正脑袋冒汗地在笔记本上奋战呢。这可是王家言行记录,有些人要看的,还要存档备查的。

    这可是历史。

    某年某月某一天,哪位好事的史学家在等了很多年,在终于解密的档案中,看到王嘉德同志含冤受屈近十年后,恢复工作的慷慨陈词,一定会大书特书王嘉德的高风亮节王嘉德的爱国情cāo。jīng忠报国也不过如此。或许真的再来一段jīng忠报国的传奇也说不定。

    “另外,我二爷爷王嘉懿由于年事已高,申请调离一线战斗部队,他老人家深感戎马一生,却没有为国家做多大贡献,惭愧之余,本想归乡农,是我劝阻了二爷爷,毕竟王嘉懿同志还是身经百战的,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于是我却他调到国防大学教书。他老人家受我祖爷爷半城公教育多年,受党和国家教育多年,还是梦想着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的。请宁爷爷和赵哥回去多多美言。”王鹏抛出了王家第二个决定。

    赵朝阳手里的笔差点调到地上,这是个可以轰动全国的决定。

    “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宁靖明大吃一惊。王嘉懿可是军中战神呀,正是思想最成熟的时候,身体也正处在顶峰状态,以国家干部的年龄划分法,他只不过是刚刚过了青年而已。

    “这是王嘉懿同志经过慎重考虑的决定。怕自己贸然提出书面申请,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在这里提出来,请你们汇报给首长。”王鹏解释了一下。

    “你们有什么要求吗?”宁靖明问道。

    “王嘉懿同志没有任何要求,王家也没有任何要求。”王鹏肯定地回答。

    宁靖明懵了。

    赵朝阳发傻。

    王鹏心里笑了。

    <a href=http://.qidian.com>起点中文网.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lt;/a&gt;;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