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1937全球速递 > 正文 第六章 保守派新旗手

正文 第六章 保守派新旗手

书名:1937全球速递  类别:网游动漫  作者:畅总助理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又陪着卢修斯打了半个多小时的哈哈后,约翰告辞回了宿舍。他对今晚的收获还是很满意的。通过这次交流,他已经知道今后该怎么跟卢修斯打交道了。虽然和预想的不太一样,但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不是吗?

    回到宿舍,约翰就把卢修斯的事抛到了一边,继续做他的好学生了。现在,他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结业论文选题的事。没办法,他们这个短训班只有三个月的理论课,没有实习环节,所以结业论文在考核成绩中占得比重很大。很多学员在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做准备了,约翰当然也不例外。

    目前,摆在他面前的论文选题有两个。第一个当然是关于空降兵训练和作战的。谁叫他马上就要去第82步兵师了呢。目前在这领域,美国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比德国甚至苏联都要落后很多。

    德国伞兵前一段时间在欧洲取得的辉煌战绩就不用说了。苏联人也早在1927年歼灭巴土马**徒的战斗中就使用过飞机往中亚细亚地区空投部队。哪怕他们当时使用的飞机没有侧舱门,伞兵需要爬到机背上才能往下跳,但后世还是有不少学者把这场小规模战斗定义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降作战。

    不过搞笑的是,苏联虽然在1930年就成立了正式的伞兵部队,但他们的伞兵至今还延续着爬到机背上跳伞的传统。在接触到德国同行的战斗经验之前,老毛子似乎一直都没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劲。反正他们就是懒得给伞兵部队使用的特勃-3重型轰炸机开侧舱门,一代代的苏联伞兵也就只能苦逼地爬天窗。

    好在无论是德国还是苏联,研究空降作战的历史都不是很长,美国现在开始追赶完全来得及。据约翰所知,威廉-李上校(美国空降兵之父,101空降师首任师长)已经在罗斯福和马歇尔的支持下在本宁堡组建跳伞学校了。明年初,美国陆军就将组建一支实验性质的团级伞兵部队。

    所以,他现在结合前世的经验,写一篇关于空降兵部队的论文还是很应景的。约翰自认为在空降部队的人员训练、战术战法和武器装备等方面,他的“理论水平”都是目前陆军里最拔尖的。说不定,这篇论文写好了,将来还能帮他捞一顶“美国空降作战理论奠基人”的帽子呢。

    不过考虑再三,约翰还是放弃了成为理论先驱的诱惑,选择了另外一个选题。这个选题,就是心理战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隐蔽和伪装战术。在之前他与小约瑟夫-肯尼迪合写的心理战报告里,就提到过这种通过对己方部队的隐蔽和伪装,来欺骗和干扰地方指挥官,诱导他们做出错误判断的战术。

    约翰之所以会决定写这个选题,其实是奔着利文沃思堡军校校长莱斯利-麦克奈尔少将去的。历史上,麦克奈尔将军可是隐蔽和伪装战术的大家,为这一战术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最著名的战例,就是诺曼底登陆前,盟军先后进行的“北方坚韧”和“南方坚韧”两次大规模的心理战。当时,在麦克奈尔的极力推动下,盟军接连上演了假巴顿将军亮相、假蒙哥马利元帅走访千军、虚拟第一集团军群等一系列诱骗德军的大戏。麦克奈尔甚至还一度亲自担任了第一集团军群司令一职。

    约翰打算用这篇论文,好好跟这位校长大人套套近乎。当然了,他想“巴结”麦克奈尔,绝对不是为了混个好毕业成绩。他看重的,是麦克奈尔少将陆军保守派新旗手的身份。

    一直以来,因为与史汀生的关系,约翰都在马歇尔和军内保守派的争斗中保持着“中立”。但是,随着他与很多马歇尔一系的人走得越来越近,在外人眼中这种“中立”立场也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史汀生就曾提醒过他,保守派那边已经有人对他“向马歇尔靠拢”表示不满了。

    对此,约翰真心觉得冤枉。不是他跟红顶白,想往马歇尔的圈子里钻。他的眼皮子还没有这么浅。他很清楚,别看保守派现在已经被马歇尔压制住了,但作为陆军内部曾经的主流派别,影响力根深蒂固,是根本清除不干净的。特别是在下面部队里,保守派出身的军官比比皆是。

    况且这种传承已久的大派别,审时度势、自我调节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就算持强硬保守态度的老将们都退了,也会有一批自身能力强,对马歇尔改革接受程度高的“新扛鼎人物”被推到台前的。

    约翰不是不想和保守派接触,只是因为他一直在参谋部任职,而那里是马歇尔的大本营。就算他想要和保守派搞好关系,也得有途径不是。约翰之所以会请米德尔顿做小艾瑞克的教父,就有想通过他和保守派搭上线的一层意思在里面。

    而这位“麦”校长,就是约翰经过深思熟虑后挑选出来的主要“攻略”目标。别看历史上麦克奈尔不如巴顿、布莱德利等人有名,但他确确实实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里最位高权重的几个大人物之一。

    特别是在1942年陆军司令部改组,拆分成了陆军地面部队、陆军航空部队和陆军勤务部队三个平行司令部后,作为陆军地面部队司令的麦克奈尔,更是掌握了所有地面作战部队的编制、训练和人事大权。他当年对陆军编制的一系列改革,对美国陆军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了21世纪。

    可以说,要不是1944年他在到法国诺曼底前线视察的时候不幸被盟军轰炸机误炸身亡的话,麦克奈尔将来至少不会比布莱德利差到哪去。运作地好的话,混个五星上将并非没有可能。

    只可惜一代人杰,死得太憋屈。顺便说一句,作为美军在二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军官,麦克奈尔的死被后世评为了二战三大乌龙事件之一。

    另外两件分别是意大利空军元帅巴尔博的专机被自家海军的高射炮兵击落,和德国国防军大将冯?朔贝特(第十一集团军司令)乘飞机冲进了己方机场旁边的雷区。

    一个隐蔽专家隐蔽得太好被自家轰炸机炸上了天,一个空军英雄被自家的高射炮轰成了碎片,一个陆军悍将坐在飞机里“踩”了自家工兵埋的地雷。这三起乌龙事件,一直到后世,也经常出现在网上的各种论坛、贴吧里。

    不过在约翰看来,麦克奈尔的悲剧并非不可避免。因为他那次去前线视察压根就不是什么官方行动,纯粹是应布莱德利私人邀请去“现场观摩”眼镜蛇行动的。到时候,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他留在布莱德利的指挥部别到下面乱跑不就好了。约翰觉得以自己和布莱德利的关系,这一点并不难做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