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希特勒要到了最高授权后,维勒安就把多恩伯格上校和阿尔贝特施佩尔推荐给了希特勒,希特勒分别任命他们为帝国技术情报局研发管理总监和工程管理总监。这两个任命也算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典范了。
佩内明德基地位于乌瑟多姆岛上,是德国最早的火箭研发基地。乌瑟多姆岛面积445平方公里,地处波罗的海奥德河河口,南面隔海相望就是德国重要军港斯德丁。自从希特勒上台后,这座4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万余人口的小岛开始逐渐成为一个秘密的军事化管理基地,一开始仅仅是航空和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放在这里,后来一些材料工程和空气、流体动力学乃至风洞的研究都被带动起来。
现在岛上的居民已经经过了几番筛选,留下服务的都是绝对忠于帝国的公民,海军舰艇也在岛南部的卡米尼克港建立了基地,部署了一队鱼雷艇及数艘大型军舰——当它们停泊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会用面积数千平米的伪装网覆盖起来,试图掩盖一切可以从空中探知这里存在驻军的迹象,这些军舰的职责为这个岛屿提供海上巡逻,防止东边的波兰人进入,整个小岛随着德**方越来越多直接空降交办项目的增多日渐繁荣。
多恩伯格上校从1931年开始就是德国佩内明德火箭研发基地的总监,在他的有效管理和评估下,才有了后世德国火箭技术数年内的突飞猛进,德国人不缺乏执行科研的天才科学家,但是如何调度和评估研发资源上,德国人一直缺乏美国式的现代化管理,所以无论是研发效率还是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德国人都不如美国人,尤其是希特勒采取了排斥犹大人的策略之后,这个情况就更明显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最精明的银行家,算计着和效率学家几乎清一色都是犹大人,他们几千年的商业化效率管理制造了无数可以把任何学科成就与商业效率联系起来的奇才,比如埃尔顿梅厄教授,这一点毋庸置疑,连希特勒自己都承认。
德国缺乏一种高效的效率管理体制,导致研发工作中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布局,人力和物质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非常严重,可以说科研管理学和工程管理学这些学科在德国人来说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只能靠几个偶尔的统筹天才来撑撑门面。
来自星际时代的维勒安当然知道统筹研发资源的重要性,在委内瑞拉的时候,当他发现了施佩尔的管理天才后就对他大加赞赏委以重任,并且让伊莉雅利用其成熟的管理统筹数据库帮助施佩尔更快地学习与成熟,并且将自己的工程管理天赋系统总结出来。
经过两年的锻炼,现在的施佩尔比起在委内瑞拉建造古里水电站的时候来说更加成熟了,几乎可以达到后世1944年时担任帝**工生产管理总监时的水准。
维勒安从柏林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歌德堡大学等处搜寻了数百名可靠的日耳曼籍原本技术专业出身,同时又学识渊博有管理天赋的研究生,以每月5000马克的高薪,用军方的名义与他们签订了军事化管理、为期十年的服务协议。然后就把这些人调到佩内明德基地,由多恩伯格和施佩尔担任教官,进行研发管理与资源配置方面的培训。在这个为期两年的培训过程中他们将活学活用把自己所学用到佩内明德基地的各项研究工作中去,数年后这些人都会成为帝国各个专门研发和生产协调委员会的骨干。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因为在挑人的时候维勒安首先强调了这些人要可靠,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些狂热崇拜希特勒的人,也无疑被希特勒的著作灌输得不轻。一开始授课的时候维勒安曾经试图直接引用一些卓有成效的管理学论文或者书籍,但是这些人一看到课本的著作人居然署着一些犹大人的名字的时候无不忿然罢课。后来维勒安只好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理论加工修饰一番后改头换面署上一些德国科学家甚至他自己和希特勒的名字。终于让那些学究们放弃了对“二道贩子民族的二道贩子著作”的抵触情绪。
维勒安没有过多干涉多恩伯格的管理思路,只是强调了几个很重要的要点,比如建立后世软件研发时代那种对抗性的研发/测试机构,引入对抗性绩效考核。多恩伯格一开始也没有看出这种互相监督查漏补缺的研发管理机制有什么优越性,毕竟对于软件开发都没有出现的时代的大人来说,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简直匪夷所思,直到十几年之后帝国取得了最终的战争胜利,多恩伯格才开始向人们感慨当年维勒安元首的高瞻远瞩——居然想到使用研发和专门的测试人员的对抗来使帝国的科技在已经达到世界第一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继续增长的动力,而不是因为缺乏进步的参照系而固步不前等着敌人迎头赶上。
…………
“维勒安长官,最近我看了一下您新交办的几个重点项目,您要的硬件和实验室设备我们都开始筹集了,但是现有的研发人员中似乎没有在这些方面非常精通的人才,只怕……”多恩伯格上校非常尽职尽责,虽然听从了维勒安的安排做了一些筹备工作,但是还是忍不住质疑一下——让那些实验经费和设备造出来后却不能马上用上的话,就该把资源优先调配给别的项目。
“啊,不好意思,这个是我忘了交待了,很好,多恩伯格上校,我为您的尽责和严谨感到欣慰,不用担心,那些科学家很快就会到了。就在这两三天内。这些人非常重要,他们主要讲在无线电领域和计算机械领域进行一些专门研究,这些项目都是元首亲自交办的‘恩格尼码欺骗计划’的核心,不容有失”
三天之后,在佩内明德的新无线电研发中心和应用数学研究中心迎来了一批年轻的科学家,他们都是从德国国内刚刚被召集过来的,有些人此时还完全籍籍无名。但是看着那份每月一万马克的薪水和无限制的研究经费以及为元首效命的号召后,这些人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加入这个从此不能回头的道路。其中有几个被维勒安重点关照过的研究人员一次性就获得了数十万马克的研究经费拨款——不需要经过佩内明德基地的财务渠道,维勒安直接二话没说就自掏腰包把这几百万的经费付清了。
这批受到最重点关照的人包括应用数学家康拉德祖思,无线电专家卡尔布尔泽曼、埃里克瓦尔特,其中尤其以康拉德祖思最为耀眼——不是说他德高望重或者名声响亮,而是那个康拉德祖思在得到了基地的物质支持后,他几乎是以爆炸式的速度取得了一连串的研发成果。
当这些人进入多恩伯格上校视野的时候,他简直无法想象维勒安长官是如何把这些人挖出来的,这其中有些人完全还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而已。难道世界上如冯布劳恩一样的天才真的如此之多么。
那个康拉德祖思,一个还不满25周岁的年轻人,去年才从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毕业,但是毕业后居然被聘请到了福克沃尔夫航空器公司进行一些空气动力学的设计工作——与他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毫不相干,在干了半年的空气及流体力学设计后,祖思深感手工计算各种复杂的流体力学积分所带来的计算工作量实在是太过浪费生命了——科学家的生命不该浪费在这种重复的计算工作中,不是么?
于是他自己动手鼓捣了半年,在自己家里改造了一间实验室,利用一切简陋的设备鼓捣出了一件可以使用穿孔纸带进行数字计算的机器。
穿孔式的机械计算机已经有超过四十年的历史了,但是康拉德祖思的发明有一项划时代的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具有编程功能的计算机,虽然还不是电子的。
只可惜此时他已经花光了自己学生时代打工积攒下来的全部四千马克积蓄,对于这项暂时看不到任何短期商业价值的机器只好暂时搁置起来了。
当维勒安在柏林郊区的一所破败的民居中找到他的时候,祖思感到非常惊讶——他一直以为自己的研究都是闭门造车无人知晓的。可是在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深谈后。他立刻就被维勒安给他提供的信息和前景深深吸引住了。
祖思的消息实在是太闭塞了,他居然连德裔美国人赫曼霍列瑞斯在四十年前就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穿孔卡片机械计算机都不知道。维勒安把赫曼霍列瑞斯12年前出版的《数理分析概论》摆在他面前,并且与他交谈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展望。然后祖思就乖乖跟着维勒安回到了佩内明德基地。(赫曼霍列瑞斯创始的crt公司就是后来ibm的前身)
有了充足的经费和点拨指导后,康拉德祖思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就把自己那个简陋的纯机械式计算机改造成了一个使用数千个真空继电器构成的电磁式计算机,并且可以使用二进制数程序控制,运算速度达到了每秒20次加法或2~3次乘法。这台新的计算机被祖思命名为z-2。
康拉德祖思的研究思路被总结成册,基地派出了几百人的研发团队学习这些闻所未闻基础原理——当然,里面少不了加入一些维勒安开金手指整理出来的材料。到1935年下半年的时候,学会电磁计算机基本原理及设计理念的科研人员已经达到了上百人,电磁式计算机的规模也扩充到了数万个继电器、每秒数百次运算的程度。
然后维勒安不失时机地下达了使用电子管进行下阶段研发的任务。和继电器那种电火花四溢、体积大、响应速度慢的产品相比,使用20世纪初研发出来的电子管在进一步减小计算机体积和提高响应速度方面无疑有很大的优势——这是任何稍微知道点历史的人都众所周知的事情。维勒安自然不会无视。
只不过,因为在维勒安所在的那个时空,因为核战争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前就爆发了,所以人类在电子设备领域进行开发时对抗核辐射干扰方面下的注意力比较多,电子计算机在发明到电子管、晶体管后就出现了停滞——各国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武器在进入辐射区作战后就完全失去控制。所以对集成电路的研究非常缓慢,直到经过百年发展后,人类在落后的电子技术基础上直接飞跃式的发明了光子计算机,然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就被抛弃了。
所以,我们的维勒安臀下在这个时代可以给予康拉德祖思的指导也就只能到电子管计算机和晶体管计算机为止了。最终运算速度难以突破每秒百万次运算,程序语言也只能使用机器语言,数据存储介质则是大型磁带或者软磁盘,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也已经是足够的了。
因为晶体管这种元器件本身都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那需要材料工程和电子工程等配套领域的技术得到数年的积累研发才能有所突破,丝毫容不得半点虚假,所以目前维勒安只能给祖思安排电子管研发任务。
祖思的专业劣势这时候开始凸现出来——作为一个学建筑半路出家搞计算的人,他的电子技术知识储备无疑不是很充分,使用继电器这种比较形象直观的元器件搞计算机的时候还能游刃有余,一旦涉及电子管,一下子就陷入了迷茫之中,维勒安没有着急,反而指示多恩伯格上校尽可能引入更多电气、电子领域的专家进入到这个项目组中进行配合讨论。
在此后的数年中,维勒安在康拉德祖思的计算机实验室投入了几千万马克的经费,祖思也不负众望,带领着他的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在1937年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当1939年材料科学研究所的晶体管技术得到突破性进站后,祖思又在次年成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当这些逆天的计算机器出现后,德国在密码破译、流体和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模拟计算效率都得到了几何级数的增长,不仅成功反制了阿兰图灵带领的英国40局的密码战,也为后来火箭和涡扇引擎、燃气轮机透平和低噪声潜艇等项目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数学基础。
后来,在祖思的研究取得突飞猛进后,维勒安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场所仍然非常谨慎。曾经有过一些基地内部知情的军工研究高官指出可以为一些坦克和战机安装一些小型化的电子管计算器来提供必要的火控,维勒安考虑到这些装备的战损率以及在战斗中被敌方缴获的可能性,都坚决地拒绝了这些建议,因为他深知这些科技的出现足以领先英美十年左右,对于苏联的技术代差甚至可以达到十五年,让这些逆天的成就出现在敌人眼前,无疑会让他们豁然开朗。
最终,直到战争结束,这些电子计算机的一线战场应用也仅限于部分守卫森严的德国本土雷达站以及一些绝对不可能在战斗中被俘的大型战舰的火控指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