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鳌山开始,这种袭扰一共进行了十七次。在我军未付出任何伤亡代价的情况下,共计消灭敌人九十多人。
也就是说,阿古达木的这支蒙古兵到达谷口的时候就只有不到三百五十人了。而且现在的蒙古兵已经是疲惫不堪,神经也是高度的紧绷。
到了这谷口,这么有利于设伏的地方,阿古达木肯定不敢直接入谷。而是派了两支每队有二十人的小分队轻装去山上抢占制高点。
在轻装小分队派出之后,阿古达木让人都下了马,由于是热天,让大家都把铠甲先脱下来透透气。
阿古达木预计我们的伏兵不是埋伏在这山谷之上,就是埋伏在山寨大门后面那段路上。因此,这山谷口的开阔地还是相当安全的。
而且这轻装小分队上山控制制高点后再反馈回来,至少得一个时辰。这一路从昨晚出发都还没休息过,路上又多次遇到小股土匪袭扰。
现在到了开阔地,就是借那帮土匪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到这里来撒野。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让大家原地好好休息一阵。
一旦确定山谷上方无危险,他们就准备朝锥子山直杀上去。
在战争过程中,要取得先机的最好办法就是出其不意。
这一次,我们做到了。
就在这帮蒙古兵下马的下马,放下兵器的放下兵器,脱铠甲的脱铠甲之际。我和刘聚带着人排好了冲击阵形,悄悄地向谷口进逼而去。
也就是阿古达木派出轻装小分队、让其他人原地休息后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我们的人马已经摸到离他们很近的位置了。
因为他们还留了一部分火把没熄灭作为照明使用,而我们全部都是隐藏在黑暗之中,我们已经离他们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了,他们还没发现我们。
本来这个距离已经可以使用弓箭攻击了。但为了提高准确性和突然性,我们决定继续向前摸。
直到我们摸到了离他们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离了,我和刘聚一看,这次差不多了。
敌兵大部分都没穿铠甲,好多人都在打盹。
我们让弓箭手迅速做好射击准备,随着刘聚的手势一挥,一阵箭雨直向敌军射去。
每名弓箭手约连射了十箭之后,刘聚才大喊一声:“冲!”。
刚才的那一阵箭雨射击过程中,最先只有“嗖嗖嗖”的箭枝破空声,接着就是蒙古兵的惨叫哀号声,最后才是敌兵的一阵吵闹嘈杂声。
据后来打扫战场的情况来看,这一阵箭雨直接灭掉了上百号蒙古兵。
这主要得益于攻击发动的突然性,再加上敌人大部分卸了铠甲,身上根本就没有防护装备,那伤亡率肯定大增。
待得我们冲击到敌人面前时,敌军还是乱作一团。虽然阿古达木等蒙古军官在不断地呵斥下属,但收效甚微。好多蒙古兵连自己的兵器都还没找到,就直接被我们的人砍掉了脑袋。
由于我们是从外面冲杀过来,这蒙古兵后退就只能往山谷里退了。
虽然阿古达木在一旁大喊不要进山谷,但这些兵此时最重要的任务是逃命,是躲过我们的冲击,哪还管得了往哪里退的问题,哪里没有土匪兵的攻击就往哪里退。
于是有约一百五十号蒙古兵退到山谷里去了。
本来阿古达木他们到达谷口时,四百多人的队伍就只剩下三百五十人了。派了四十人上山,被我们的突袭用弓箭射死了约一百人,刚才冲击的时候又被杀了四、五十人,有约一百五十人逃进了山谷。
阿古达木只带着十多个人往那山谷上方的山上撤退。
但这上山的路不好走,好在树木茂密,我的们箭枝也不容易射着他们。但还是有几人在上山的过程中被我们射死了。
也就是说,现在阿古达木的人加上先前派出的轻装小分队,约有五十人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外。
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量他这五十人也闹不出大动静,何况这五十人也是分开在山谷两边的山上。
我们立即命人往谷口处堆柴禾迅速点火。很快谷口另一端估计是听到蒙古兵的动静了也点了火。
火点着以后,就是向上面多放湿柴,浓烟滚滚的,我们在谷口外面都觉得熏人,何况是他们在谷里面的人,这下可是够他们吃一壶的。
刚才的这一阵冲杀,蒙古兵是吃了大亏,而我们锥子山这边除了几个受了点轻伤的,几乎算得上是零伤亡的代价了。
这进了谷的约一百五十人一定要将他们困死在里面,眼下最让我担心的是阿古达木他们,他们后面上去的有十来个人,加上先前的上山的四十人,如果都去进攻山谷口那端的兄弟,那边肯定是顶不住的。
因为那边谷口只有杜黑子带了三个班在把守,关键是对方有一个高手阿古达木,我们这边这次出战的人,除了刘聚能搞定他,其他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我找到刘聚说出了对此事的担心,刘聚也认为我分析得相当有道理。
于是我们二人一合计,由刘聚带上四个班跟着阿古达木的屁股后面追去,并把那四个俘虏带上在前面开路。
一旦他与那边的杜黑子会合了,那边谷口就安全了。
不过这路上很可能与阿古达木相遇,但以刘聚的身手,加上有柳家老大他们四个在前面开路,问题也不是很大。
我带着剩下的六个班在原地驻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能放谷里的蒙古兵逃生,至于那山上的几十人如果冲了出去就算了。
只要把谷里的蒙古兵全消灭了,他们这次顶多也就逃回去五十人,这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
计议已定,刘聚就迅速带着四个班沿着刚才阿古达木逃上去的方向向山上摸去。
他们把那四个俘虏反绑着双手,背上每人绑着根火把,然后在每人腰里拴了根五六米长的绳子,后面有四个人分别拽着这四根绳子,防止这四人逃跑。
有这四个人在前面做挡箭牌,我们的安全系数就高多了。
直到快到了山顶上面的位置,两方面的人马才碰上面。
蒙古兵那边见前面被绑着的四个人都是自己这边的人,因此也都没敢放箭。
我们可就不用那么客气了,看见前面有蒙古兵,就是一阵箭雨射了过去,就这样那边又损失了五、六个人。
阿古达木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就命令手下的人放箭,但蒙古兵怕误伤了同伴,迟迟不敢放箭。
最后阿古达木恼火了,亲自搭起弓箭就射,好在我们的兵都躲在这四个俘虏后面,而且已经是排好了防御阵形,支起了盾牌的。
这们的人一个没被射着,反而是那四个俘虏被射死了两个,包括柳家老大柳文龙在内。
很快这二十多个蒙古兵就分成了两股阵营。
一部分跟着阿古达木一起向我们放箭,很快另外的两个俘虏也被射死了。我们这边也是不断放箭过去,双方互有伤亡。
另一部分蒙古兵约十来个人,见主将连自己的人都射,也不去管了,直往那黑暗的密林深处逃窜而去。
阿古达木一见自己这边是支撑不住了,也顾不得下面的小兵了,自顾自地也是往密林深处钻去,跑路了。
刘聚惦记着杜黑子那边的安危,加上这黑灯瞎火的,真要去追阿古达木也是很难追得到,就带着所属的人马向那边谷口处摸去。
待得刘聚来到那边谷口处时,杜黑子正在与一帮蒙古兵交战。
原来那蒙古兵的轻装小分队分成两支,分别往山谷两边的山上摸上去,刚才与阿古达木会合的只是其中一支。
另外山谷那边的一支有二十人,听得山谷下面的叫喊声和山谷这边刚才刘聚与阿古达木的交战声,就知道后面山谷口已经被锥子山的人控制了。
索性他们也不管不顾了,就向另一个山谷口摸去,这下正好就和杜黑子带领的那三个班在谷口处遭遇上了。
本来杜黑子这边有三个班三十人,对方只有二十人。
但杜黑子的人,一方面要注意谷口的情况,要随时往谷口的火中添柴禾;另一方面又要与这山下摸下来的二十人作战。
何况,杜黑子他们在火堆旁,虽然当时天已经开始变亮了,但还是成了我方在明敌在暗,因此一交手,我方就损失了近十个兄弟,眼瞅点杜黑子就要顶不住了。
杜黑子这里要是顶不住,敌人一旦控制里面的谷口,将火弄熄,将谷里的蒙古兵放出来,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毕竟谷里有一百五十人,而我们谷口原本只有三个班,现在差不多已经损失了一个班,山寨大门后还有两个班,但这也不是敌方一百多人的对手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聚带领的那四个班及时赶到了。
他们远远地就看见杜黑子顶不住了,而且双方已进入了肉搏白刃战,谷口的阵地已是岌岌可危。
刘聚赶紧招呼手下的弟兄,排好战斗阵形,迅速冲入了原本双方交战的阵地。
刘聚可是带了四十人来的,虽然刚才在山上损失了几个兄弟,但还有三十多人。而且这次成了,我们在暗敌在明,敌方正与杜黑子的人交战正酣,那曾料到又有一股土匪兵杀到。
这下情势立刻急转直下,本来二十人的队伍,在刚才与杜黑子的交战中损失了四、五人,这刘聚的人马一冲击过来,立时就有近十人毙命。剩下的五、六个人一见敌不过了,迅速回头向山上逃窜。
刘聚可不想放过他们,招呼手下赶紧去追,很快又射死了三个,也就剩下两、三个人窜到密林深处不知所踪了。
刘聚派出一个班的人马继续从山上往我这边前进,一是看山上还有没有没被消灭掉的蒙古兵,另一方面,他也是让这个班的人过来给我报个信,告诉我这山上的敌人大部分已被消灭,只有少数人四散逃窜了。
我这边带着的六个班,除了添加柴禾,防止山谷内的敌人冲出来,基本没什么事可干。
山上被杀散的阿古达木一伙也没敢从我这里经过,估计他们是从这大山深处绕道逃回去了。
这两边山谷口的大火是约寅时的时候点燃的,等到刘聚与杜黑子汇合杀散那山上下来的蒙古兵轻装小分队的时候已是卯时时分了,大火已经整整烧了一个时辰,也就是说这帮蒙古兵已被我们熏了一个时辰了。
又过了约一个时辰,刘聚派来的那个班从山上过来了,他们把情况反馈给了我。
于是我命令派一个班的人在谷口警戒,外加添加柴禾,其余的班轮流休息。
就这样一直耗到下午未时的光景,我让早上刘聚派过来送信的那个班原路返回,给刘聚送个信,申时正把火撤掉,两刻钟后,两边各派三个班的人马进谷收拾战场。
据我估计,这帮蒙古兵已经差不多了。从寅时至申时是六个时辰了,这里面的人烟熏火燎的,时值盛夏,再加上没饭吃没水喝,能撑到现在的那都快成神了。
至于为什么是申时正撤火,这一是我让这个班出发送信的时间是未时,这一个时辰肯定能到那边山谷口,确保把信送到。
二是当时正是夏日,申时正距天完全黑还有约近两个时辰,正好够我们打扫战场的。
申时正的时分,两边谷口都已将火撤掉了,但山谷里还是浓烟弥漫的。
又过了约两刻钟,浓烟还是没散完,但也差不多了。
为了安全起见,我让人从这些死去的蒙古兵身上扒下衣服,撕成长布条子,在小溪中浸湿,这进谷打扫战场的兄弟每人口鼻上蒙上一块湿布。
由于山谷中烟还没完全散尽,能见度不高,所以搜寻战场的速度并不快。
直到酉时末的时分,进谷人员才回报,里面基本没留活口,有几个还有口气的,也是处于昏迷之中,估计活过来的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