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王之战记 >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罗姆游记

正文 第二十六章 罗姆游记

书名:王之战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夜听血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看到勃纳契区的这个饮水池,李维放下心来。这里的出水管,并不是用铅做的,而是用陶管。虽然耐用xìng也许差一些,但没有铅中毒的威胁。

    看来不用麻烦另外打井,或者从城外取水。对于经济捉襟见肘的古拉格家族来说,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

    饮水池约半米深,约三米见方,水池底部用整齐的石板铺成,四周用条石围起。从水渠上引出一根红sè的陶管,延伸到饮水池上方,最后经过一个铜制的水喉喷涌而出。

    饮水池的另一端的条石,有一个出水口,出水口引出又一根陶管,陶管约四五米长,分布着七八个水龙头。其中水龙头下方,有一个供人们使用的石制水槽,有人在那里洗衣洗菜,还有几个则是空着,估计是方便用桶或者盆盛水。

    水流昼夜不息,从水渠而来,从下水道而去,整个城市在这个高明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的调度下,既方便又经济。

    罗姆人的创造xìng和实用xìng确实让人惊叹,李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连华夏文明,自古以来都没有这样便利的公共设施。在华夏,面子上的工程做的很好,而更能反映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地下排水系统,就惨不忍睹。

    驻足观赏了一下,李维脱下草鞋,跟好朋友阿西在水龙头下好好的冲了个脚,凉快了一下。雷也想加入进去,可看看脚下的皮靴,只能摇摇头。

    草鞋穿了这么长时间,也快坏了。回家得想办法另外做一双。

    不知不觉中,李维把古拉格家,当成了自己的一个归宿。

    李维在这一天的后面,又见到了另外一些社区里的饮水池。平民社区的饮水池多半是用的陶管,水池的围栏、水喉也都显得很朴实,而在贵族聚集的丘陵区,那边的饮水池上,有jīng美的雕刻,用的是更显豪奢的铅管。

    李维暗自偷笑,没想到昨夜困扰自己的问题居然如此容易解决。

    让李维好奇的是,罗姆人在建筑上使用的是什么粘合剂,房屋上使用的这个,水渠、水池也是这个,看起来倒挺结实,还能防渗水。

    问过雷,雷也不太清楚,反倒是阿西,虽然年龄不大,也没读过什么书,见识倒挺广。

    “我在别人家盖房子的时候看到过,火山灰混着沙子,反正我也不知道怎么搅拌搅拌,填在石头缝里,晾干了以后就行了。”

    李维一拍脑门,这不就是最原始的水泥嘛!

    在勃纳契社区,古拉格家族的房屋是少见的两层,而在其他社区,古拉格家族的房屋就显得不够看了。

    在据说是富商聚居的阿尔戈达拉区,很多人家的房屋高达三层,占地更广,方方正正的外形看起来像个大堡垒。外墙上刷着白石灰,显得很气派,也很生硬。

    而在斯切达诺区,就是跟古拉格家族地位差不多的二等、三等贵族聚居区,房屋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但明显从细节上更jīng细,有些人家的屋外,爬满了藤蔓植物,开满五颜六sè的鲜花,美丽极了。还有些人家,门前门楣上,有一些jīng美的雕花,显示出主人独特的品味和爱好。

    如果可以的话,李维真想在这个区域的每栋房子都好好欣赏一下,很有几分在华夏的dì dū钻胡同,在魔都钻弄堂的感觉。

    在米列阿罗丘陵区,这边的房屋就一个特点,大,硕大、巨大、伟大。

    米列阿罗丘陵区是一个统称,是罗姆城最核心的区域,也是罗姆城建城时最初的区域。经过百余年的变迁,已经不再是当年小村庄的样子。

    米列阿罗丘陵区一共由七座小丘陵组成,都不高,最高的也不过二十多米。分别是大小古洛姆、达利安、sè若芬、莫比斯、波利斯、米列阿罗。这些丘陵,小的不过篮球场大小,最大的大古洛姆也不过四个足球场大小。

    由于其重要的政治和历史地位,米列阿罗丘陵区,也被成为罗姆的高等贵族区,不管这里的居民如何变化,元老院600名元老中,绝大多数人都出自这一个小小的区域。

    米列阿罗区,罗姆文明中的建筑的最jīng华部分都聚集在这里,号称游遍米列阿罗,就能认识完整的罗姆,再加上其独特的地位,有人把这七座丘陵又称为“罗姆七姊妹”。

    阿尔戈达拉区的房屋虽然大,但显得大而笨拙,米列阿罗丘陵区的房屋,则显得堂堂正正,气势雄伟。不管是贵族家的房子,还是层出不穷的神殿,都是以巨大的条石构成,庄严、肃穆。

    一路走来,李维看到了农业之神神殿、公平与契约之神神殿、雷神殿、太阳神神殿、锻造之神神殿等大大小小数十座神殿。

    尽管不是每座神殿都同样高大,有些甚至只有一个小小的神殿,就像李维在华夏曾经见到的没什么香火的山神庙一样,但这些神殿的建筑外观都保持着统一的风格。

    每座神殿都是殿门大开,不拒绝任何人进入,而且根据雷和阿西的介绍,神殿属于神的领域,任何人,不管是犯了任何事,哪怕是少有的几种无需审判可以立毙的大罪,只要能够逃进神殿,都不允许任何人进行加害。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避难所嘛!想不到,讲究法律的罗姆人,还有这样的法外之地。

    李维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所谓的高等贵族的家门,统统都是敞开的,任何人都可以长驱直入。这跟李维印象中的高官官邸可大不相同。

    雷的解释让李维再次大吃一惊。

    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代表的元老们,虽然基本出自二等以上贵族,但还是要经过公民选举才能产生。作为代表民意的元老,为了争取公民的选票,必须时时打开大门,让自己的支持者能够随时找到他们进言。

    如果谁家的大门关闭,也就等于闭塞了言路,也就意味着背叛了自己的支持者,在下一年的选举中肯定就不能获得足够的选票。

    这倒是令人惊奇的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府邸中居住,受到无数双眼睛的监督,不知道究竟会是什么滋味。

    李维顾不上去参观这些神殿,也没有兴趣去所谓的达官贵人家来个一rì游,他最关心的目标在前方——议事广场。

    雷本来以为李维跟自己一样,一定喜欢热闹的地方,有阿西这个地头蛇带路,他内心里更愿意去竞技场或者剧场看看。

    这两个地方他都闻名已久,只不过奥莉薇拉夫人去的时候都不带上他,所以有这机会,他心里痒得难受。

    跟李维提了两句,李维却拒绝了雷的建议,倒是阿西,对雷的提议大感赞同,可是,拿主意的是李维,而付钱的艾达,只听李维的话。

    议事广场在米列阿罗丘陵上,这也是整个罗姆城的最高点。米列阿罗丘陵并不大,在“七姊妹”中位居后列。这座丘陵上的建筑最少,也最稀疏,丘陵的正北方向,也就是七姊妹最靠北的地方,背靠着耸立的悬崖,是罗姆的战神殿,这也是罗姆城唯一一座会关闭大门的神殿。

    丘陵的东方,是罗姆市政厅,也叫议事厅,元老院的元老们就在这里对国家大事作出决定,选出每两年的执政官,执政官的政令和元老院通过的法律从这里发出,影响整个罗姆。

    丘陵的西方,是罗姆名义上的最高首领,阿皮亚国王家族的寝殿。阿皮亚家族,是唯一拥有世袭元老地位的家族,这座寝殿,也是米列阿罗丘陵区少有的会关闭大门的贵族府邸。

    除此之外,大约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上,就是罗姆城最大的广场——议事广场。每每有重大事件的时候,罗姆的公民就聚集在这个地方,聆听他们的代言人——元老院的元老们——的演讲,这也是举办重大事件的主要场所。

    就像前几天的奥克苏姆执政官的凯旋仪式,最后的部分应该是卸下军权的执政官阁下在议事广场上举行演讲,可突如其来的刺杀改变了整个仪式的进程,执政官阁下在凯旋门下就愤怒了做出演讲,而让等待在广场上的人们失望而归。

    议事广场更著名的,是广场中间树立的几块巨大的铜墙。从最初的只有一块,到现在已经增加到了七块。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罗姆法典》。

    今天元老院并没有召集会议,而且由于天气闷热,阳光毒辣,李维一行人来到广场的时候,广场上的人并不多,只有稀稀落落几群人,在这里游荡。看打扮装束,也不是典型的罗姆人,估计是远道而来的游客,或者其他国家的质子。

    李维并没有照顾雷和阿西的情绪,他急切的想要见到这部《罗姆法典》。只有掌握了一个国家、一个文明的法律,才能知道做事的底线在什么地方,才能知道做事的规则如何。

    战神殿比其他任何神殿都要巨大,战神的雕像在神殿前,手拄巨大的双手剑,神态宁静,直视前方。这是李维见到的第三座战神像,也是唯一一座战神并不处于战斗状态的雕像。

    这座雕像的雕工显然比令两座更为高明,不但把战神须眉神情刻画得栩栩如生,连身上的每个细节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战神的威严,不言自明,而战神的宁静,更是表明了罗姆人对战争的态度。

    就像奥克苏姆前几天说的一样,战争,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守护。

    正好有人正在铜铸的法墙前,摩挲着墙面,他的同伴,正与他发生激烈的争吵。

    李维等人凑上前去,刚好听到了争吵的内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