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王之战记 > 正文 第八十二章 罗姆大学

正文 第八十二章 罗姆大学

书名:王之战记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夜听血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文学院和艺术学院的学生是最多的,剩下三分之二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奔着这两个学院去,罗姆大学的师资力量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学院。学院共有近百名专职教授,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毕里欧的解放奴隶,而他们更是主要集中在文学院和艺术学院的课程上。

    原本罗姆贵族的私人教育就强调这方面的培养,比如罗姆文、毕里欧文、语言与修辞、逻辑、法律、政治学等,既然国内知名的学者都集中在罗姆大学,而且罗姆大学收取的费用相当便宜,他们也自然乐得把自家的子弟送到这里学习。

    依照李维的意见,罗姆大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并没有限制学生的出身,但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中,百分之九十以上还是来自贵族家庭。剩下的百分之十,一部分来自定居罗姆的外国商人家庭,一部分是周边各国在罗姆的质子,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个学生,来自公民或者平民阶层。

    并不是因为学费的原因,罗姆大学的收费并不高,学费每半年收费3金币,另外每门课收1个金币。学费可以申请免除,课程的收费则是直接交给讲课的教授作为他们的薪水,如果没有钱,可以跟教授商量,用其他方式代替,比如有教授就收取小麦,也有教授让学生为自己打扫家务。

    限制罗姆人进入大学的,还是家庭的经济。十八岁左右的青年男子,已经顶得上一个壮劳力,在这个罗姆家庭收入普遍减少的年代,让一个壮劳力脱产学习那得需要很大的勇气。

    所以,这是个无奈的选择,在温饱面前,对知识的渴求也只能让步。

    唯一的例外就是阿西。阿西这几年基本上是泡在了罗姆大学,每个老师的每门课,他都几乎旁听过。当然,是没收学费的。

    作为李维的朋友,阿西在家族和罗姆大学中都是个特殊的存在,家族给他的安排就是在李维的身边,听李维的使唤,而李维对他则是以一种朋友的态度,几乎是同吃同住。

    阿西就像一块海绵,对所有的知识都感兴趣,不但学得快,而且一点就通。出于对李维的感激,所有的毕里欧人对阿西也采取了一种纵容的态度,他每次坐在课堂上的时候也不驱赶他,他偶尔提出来的问题也会尽力回答。到后来,教授们发现,阿西才是这个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提出来的问题总能瘙到教授们的痒处,每个教授都恨不得让阿西成为自己的入室弟子。

    阿西在罗姆大学早年开办的几乎所有课程上露过面,只有两门课没有他的踪影,一门是奥克苏姆阁下亲自授课的《战略与战术》,

    另一门是一名阿皮亚家族的一位长者讲授的《贵族礼仪》。他旁听的几乎每门课,留下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有许多无比枯燥的课程,甚至只有他一个人获得高分,其他人无不是再三重修才能通过。

    阿西在校园里成为一个神话般的人物,新入学的学生们都知道,曾经有这么一名比自己还年幼许多的奴隶,学什么都是又快又好,连跑步都比所有人要快!

    传说到后来就变得有些荒谬了,说阿西神奇的根源就在于他的六个脚趾头,如果没有那多出来的脚趾头,他也就是一普通的奴隶,这跟多出来的脚趾头是神明给他的恩宠。有人甚至写过一篇论文,就叫做《论阿西的天分与第六个脚趾头的关系》。

    许多年后,经过考证,罗姆大学里上千尊雕塑中,阿西的雕塑居然就有三尊,比创始人李维和奥克苏姆阁下还要多。

    其中一尊是罗姆大学荣誉殿堂中的群像,罗姆大学早期的重要人物正在召开会议,阿西就站在李维的身后。

    第二尊是罗姆大学的图书馆后门外竖起的一座坐在地上看书的人像,不明真相的参观者会发现,这座人像的一只脚上,是六个脚趾头。

    第三尊是cāo场旁边的一尊奔跑的人像,他用一种奇怪的姿势在奔跑,终点处的绶带挂在他的身上迎风飘扬,腾空的那只脚上光着脚,依然是六个脚趾。

    不过,阿西最喜欢的还是理学院的课程,其他的课程他听过一遍就作罢,而理学院的很多课程他听了不止一遍。

    在这个科学并不昌明的年代,理学院最为没落,不但教授少,连学生也少。这700多人中,唯有四十多人专心于理学院的课程,而且他们多数是冲着理学院开设的数学和天文的课程来的。好在罗姆大学并不是严格划分学生的学院,而是采取选课制度,这才让理学院显得并不是那么扎眼。

    在后世最为繁盛的理学院,这个年代的落寞是可以理解的。只有极少数人会对数学、天文、物理等感兴趣,而从事生产的奴隶和平民,即便有这方面的需求,也不可能进入到高高在上的课堂上读书。

    这是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启蒙的年代,少有人有科学的观念,少有人会把探寻世间的奥秘作为毕生的追求。如果这种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话,那肯定也是隐居世外的魔法师,凡俗间的人们,还在为一些最基本的需求和yù望奔忙着。

    在李维看来,能够有少数人对文学和艺术感兴趣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等科学技术在这个世界上慢慢普及开来以后,在需求的带动之下,科学和技术必然会受到世人的关注,成为真正的显学。

    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跟地球并不完全一样,一味的复制地球的科学体系,也许会走上歧路。所以李维并没有大规模的引进地球上那套成熟的科学体系,而是选择让这个世界的人们自行发展。只要路不走偏,只要有几十年,上百年,上千年的积累,高楼大厦终将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当,当,当,当。”悠扬的钟声响起,这是下课的钟声。

    人烟稀少的校园内,就像开闸的大河,突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成群结队的学生们抱着自己的书包,在校园里一路狂奔,他们正在赶往下一场上课的课堂。

    那些排成纵队跑得很整齐的肯定是军事学院的学生,而跑得乱七八糟,跌跌撞撞,甚至发生撞车事故的肯定就是其他学院的学生。让李维感到眼前一亮的是,居然有个学生歪歪扭扭的骑着独轮车,居然跑在一大群学生的最前面。

    校园大了就是这点不好,分散的教室让学生们苦不堪言。

    这是李维的恶趣味,他并不喜欢地球上那种教学楼全部集中在一起,四四方方一座大楼里一待就是几年的学校。既然有这么大的地皮,既然只有这么一点学生和建筑,干嘛不充分利用起来,发挥每位建筑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呢。

    至于说学生如果选择的两门课的教室离得太远,在短短的课间赶不到,那不是教授们考虑的问题。

    校方对学生们的建议是,慎重选课!

    反正按照李维制定的规则,假如有三次迟到或者一次旷课,那么这门课就肯定拿不到学分,不但下一次必须要重修,还得付出双倍的学费。

    所以,课间学生们一路狂奔,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成为罗姆大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前两年,阿西是奔跑的领跑者,今年他旁听的课很少了,校园里也少了他奔跑的身影。

    “有没有觉得很开心?看着这些家伙跑得累个半死的样子?”李维一边跟打招呼的学生招手,一边腹黑的跟阿西说道。

    他到学校来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们上课。

    作为罗姆的知名人士,他开设的是别具特sè的课程《瑟里斯》,这门课可以说是东方学,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古代华夏》。

    距离上次钟声响起一刻钟之后,悠扬的钟声再次回荡起来。

    李维的课堂上,挤满了听课的学生们。学校里总共才700多名学生,来到这个巨大的阶梯教室的,就足足有接近300人。许多人不是第一次听这门课,可还是愿意多缴一次学费再听一次。

    李维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虽然这门课已经讲了三次了,但是三次课讲述的内容都不一样。

    第一次讲的时候,李维为这些白皮肤栗sè、棕sè、金sè和红sè头发的罗姆人讲述的是古代华夏的历史,上自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下至夏商周chūn秋战国,至于往后的历史,虽然他很熟悉,但并不想继续讲下去。

    李维主要借鉴的是三本书的内容,《chūn秋》,《史记》,《资治通鉴》,参考了后世的一些研究资料和文献,比如说夏商周断代工程,比如考古发现的一些文史资料等。

    相对罗姆百余年的历史来说,即便是夏商周这千余年的历史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这中间发生的这些故事更是让所有人听得如痴如醉。

    原来在那个遥远的国度,曾经也有这样共和制的国家,在那个国度里,发生了那么多的故事。

    有人在这些故事中看到了忠义,有人看到了王权,有人看到了yīn谋诡计,有人看到了战争谋略。这就是历史,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知识,每个人都能够对同一件事进行不同的解读。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