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桃花渡春曲 > 正文 121、尼姑庵夜半黑影(中)

正文 121、尼姑庵夜半黑影(中)

书名:桃花渡春曲  类别:侦探推理  作者:海川北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尽管他们一家都定居在了上海,生活过得比以前还好。沈家在经过沈家家主的创业,更加的富裕、舒适、安宁,但老夫人一生淡泊,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平平安安,时常诵经祈福。

    在沈家家主的父亲过世之后,老夫人的静修意愿更加强烈了。于是,沈家家主就买了这个荒岛,建起了一个庵堂,把庵堂作为自己家的家庵,专门请了一个称心得力的尼姑陪伴着他母亲,让母亲在自己的家乡,在有“海天佛国”之称的舟山静修。

    “师父,难道我没有结缘人不行的吗?”了烟看到师父也跟着她进了她的房间,来陪她,她问道。

    “这是沈家家庵僧尼持戒修行的一种方式。了烟,你要知道沈家人的出家跟其他寺庙有所不同,我们出家不是出世。想想也是啊,出家修行有各样的方法,沈家人的出家修行更切合实际,更适合人修持。出家人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啊,谁也不是一出生就四大皆空六根清静的,需要一个慢慢转变的过程,不可能快刀斩乱麻一样,一刀就能斩断尘缘的。况且,这尘缘还是修炼的参照,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关键在于怎么去把握这尘缘,怎么去窥破这尘缘,关键看我们怎么修持,怎么变尘缘为佛缘。了烟,你年轻,尘缘还未了,必须经过尘世的磨砺,这就需要与有缘人结成佛缘,让有缘人带着你修持,否则你也许修不成佛道的。沈家对尘世的修行比较重视,他们认为寺庙中修不出高深的道行来。你有这样的机会去尘世磨砺,是你的福分,师父只能羡慕你了。‘看破红尘,还需红尘,修持戒行,还需结缘’,这是沈老夫人总结出来的修持心得,也是沈家的僧尼的修行传统。修行,除了靠戒律的约束和自身的戒持外,还需要一个理想的外部环境,比如说一个相对清静又通尘世的修行地方,一段能保证修行的缘分的牵引,一个能帮助你修行的伴侣。这玄妙庵从建立时,就以缘立宗传承下来的。沈老夫人是与你师祖结缘共修的,沈老夫人本来只是居家修持,后来是半出家修持,相当于带发出家。她这样的身份,不可能随随便便的修行,她需要一些相对稳定的修行的环境,所以就建了这玄妙庵,请来了你师祖,与她结缘共修。如果没有你师祖,她无法修持下去的。我也是与你师叔结缘共修的。当年我和你师叔被你师祖收养,从此,我和他两人一起长大,相伴相随多年,一直持戒修行,虽经历困苦,但也有始有终。你被师叔看中,他看中的就是你的‘桃花女’的禀性,说是经过磨砺,你必成大器。所以,你更需要去尘世结缘修行。当然结缘修行有很多种,你的缘可以是净世同修,也可以是凡净互修;可以是尼众共修,也可以是男带女修,关键是看你的缘落在哪个人身上。这几年,你师叔一直在帮你打探有缘人。他在各地的名刹古寺中四处找寻,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人。上个月,他回庵来,总算替你找到了一个有缘的人。你知道他当时是多少高兴的,但是他也有点担心,说这缘有点奇,他甚至不肯多说那人的详细情况,只是含糊地说道今日那人会来玄妙岛。你也问过他的,师父也为了你追问过他,但他就是不肯说出那人究竟是谁。唉,你这缘啊,还真让人难以捉摸。师父和师叔当时多简单啊,我和他当初都是孤儿,两人不相互依靠,还能靠谁?你这缘,还真难,也亏了你师叔四处寻找,还真找到了一位。唉,我不说近十年佛寺的破坏,就说这信佛的人,也比以前少得多了。他要为你找到合适的有缘人,谈何容易啊。唉,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却又出这种怪事。了烟,你也不要太难过了,以后还有机会的,但是,你自己一定要把握机会。不管缘好缘环,缘是佛缘,就是善缘,所有的善缘我们都要把握住。人这一生,注定会有许多波折和坎坷,会有无尽的困惑和烦恼,能与有缘人在一起,因果随缘,出家而不出世,入世而不逐流,就更容易看破凡尘,修得正果。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伏藏,不是说只有出家人有佛性。只是有些人发现不了自己的伏藏,有些人因为机缘巧合一下就发现了。而且尘世中的人未见得比出家人修行差,我们出家人修行了一辈子都悟不了的道,他们却轻易就悟道了。之所以他们不是寺庙的出家人反而能顿悟得道,这其中的很大的因素还在于他们是经历过尘世的,他们对尘世的理解比寺庙的出家人更深刻,他们对佛道的追求也更加迫切,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他们一回头,就找到了彼岸。了烟,你还年轻,应该有很多机会,有机会了,就好好地体验一下凡世和净世的生活,修得大智慧。这几天如果真有缘,有这样的一个有缘人出现,也是你的造化。如果那人没有出现,只能说明那人福分浅薄,也不用着急的,以后的佛缘还多的是。知道吗?”缘心说道。

    “嗯。那人既然来过了,虽说被大鱼拖走了,但是还是有可能找到的。我们要不要今晚就出去找找?”

    “我佛慈悲。了烟,这天都黑了,而且他出事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现在再找也没处找啊,也不方便出去找。凡事都是缘,只能看他的造化了。他福大命大,能大难不死,就是他的福气。阿弥陀佛,了烟,随缘吧。”缘心劝说道。接着,她想了想,又说道:

    “想来这玄妙庵不至于如此的时运不济。从沈家创设开始,这玄妙庵一直都是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一朵奇葩,以修持严谨出名。即使在文*化大*革aa命那几年,普陀山的寺院庵堂都或多或少地遭受了破坏和冲击,那些僧尼,还俗的还俗,失踪的失踪,有些甚至病死饿死。但玄妙庵这里却香火延续,幸存了下来。先是你师祖陪沈老夫人静修,沈老夫人去世后,师祖又收留了我和你师叔,现在又有了你。这里已经是我们的家了。前些年,多么艰苦,现在想想都后怕,但我们都承受住了。当年,庵里断了与沈家的联系,没有了香火,没有了资助,你知道我们怎么支持的吗?我们在山上开荒种地,自己养活自己的。而且我们还一直坚持修持,延续佛道。小小的一个玄妙庵,也是个十方大千的世界,只有经得住磨难,吃得了辛苦,才能修得正果。你的师叔就是这样修持出来的。这几年国家政策调整后,他马上就被普陀山看中了,让他去主持普陀山观音道场的重建恢复。而且,香港的沈家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个庵堂,他们又回来了,重新修缮了庵堂。他们把这里当成了他们沈家在国内的根。我们把你从普陀山的佛学院里要过来,是你的福缘,虽说你是‘桃花女’,要结一段佛缘,才能修成正果,但你也不用太在意。你不要因为这次没结成佛缘而丧失了信心,坚持下去总有一段奇缘来临的。你好好修持吧,继承好你师父和你师叔的衣钵。”

    晚上,了烟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她是土生土长的普陀山人,她的父母解放前就来了普陀山,在普陀山的寺院中出家。解放后,由于国家对宗教政策的调整,父母双双还了俗,并相爱结了婚,就住在普陀山上务农。前几年,政府又来动员还了俗的僧尼进寺院出家,他们还着手重新修复被损坏的寺院,收集查找散失的经卷,重开了普陀山观音道场。在普陀山种田的父母被动员着重新回到了寺庙出家。她当时已经考取了沈家门的普陀中学,读初中三年级,但她父母经过一番商量后,还是让她放弃了别人求之不得的升普陀中学就学的机会,把她送到了普陀山新办的佛学院去学佛教。

    她在普陀山佛学院学习了二年,今年上半年,她被黄老爷和师叔两人选中,送到了这玄妙岛来。她已经是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了,长得聪慧秀气,婀娜迷人,而且她性情淳朴,不知自己的容貌让人疯狂,一直还以为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孩。幸好,她在佛学院读书时,班上都是与她一样的女孩。她的父母当初也不知怎样考虑,把如此一个青春年少、花容月貌的女儿送到了佛学院。小时候,她的容貌不会给她带来麻烦的。她在普陀山读小学读初中,像她这样尼僧还俗后生出来的孩子也不少,她们从来就不会受到意外的看待,像普陀山渔村里的渔家孩子一样,普普通通的,尽管她看上去比别人打扮得干净一点,童年过得还是十分的天真无忧。

    然而在挑选她的师叔的眼里,她这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足以让这个见多识广善于看相算命的和尚,惊出一身冷汗来。那天,他一看到她,就吃惊得坐不住了。他有点神经质地绕着圈子,围着她绕了半天,嘴里叽叽咕咕、神神叨叨的。他这样,过了半天,最后才回过神来,摇着头无奈地笑着,定下了她来。

    后来,了烟与师叔熟悉后,她专门拉着师叔,问那天挑选她来玄妙岛的缘故。师叔被她缠得心烦了,只得告诉她实情。她是净门最忌讳的“桃花女”。“桃花女”也称“妖女”,魔气重浊,相貌娇艳,最难勘破情关,最难遁入空门,最难修持成正果。她的“三难”,必须特别的修行。一着不慎,走火入魔,万劫不复。

    当时,了烟就被吓哭了。到了玄妙岛后,她慢慢地感觉到自己不再是普普通通的女孩,在这孤岛上常常会感觉发自心底的孤立无助,但她记住了师叔当时告诫她的一句话,凡事靠佛缘。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