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桃花渡春曲 > 正文 120、尼姑庵夜半黑影(上)

正文 120、尼姑庵夜半黑影(上)

书名:桃花渡春曲  类别:侦探推理  作者:海川北仑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黄吉文上了玄妙岛后,一到玄妙庵就接到了刘赛英从香港打来的电话。刘赛英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出院了,紧张地询问他的身体情况。黄吉文说,他身体很好,让她们不要为他担心。最后,刘赛英告诉黄吉文周小通一家专门到沈家门来探望他,问他能不能现在赶到沈家门去。黄吉文为难了。他在玄妙岛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等那个与了烟有缘的人的出现。黄吉文只好婉转地向刘赛英表示,以后他自己会亲自到桃花渡去,与周小通一家相认的。

    这玄妙庵作为沈家的家庵,黄吉文又是沈家重要一员,所以庵里一直就有黄吉文的一个住所,他的房间在大瓦房的东首第二间。东首第一间,原是沈家家主的房间,现在是现任的家主沈雨浩的住所。东首第三间,是一个从小在庵堂里修行长大现在去了普陀山和尚的房间,这和尚也就是了烟口中的师叔;西首的房子,第一间,一直保留着原样,是沈老夫人的静修之所。第二间是刘赛英的,刘赛英在来舟山寻找周桃花时就落脚在这里。第三间是尼姑缘心的住处。因大瓦房的房间都没空了,小尼姑了烟只能住在西厢房里,与厨房柴房相邻。

    小尼姑了烟从码头上回来,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她没等到有缘人,说是那人已被一条大鱼拖到深海里去了。这一消息,让庵堂里的人心里都不好受,连缘心师太也情绪低落,心事重重的了。黄吉文想到了了烟早上告诉他的危月燕冲月之事,心下担忧,安慰了她们师徒俩后,进了西首第一间的沈老夫人曾经静修的房间,去拜祭沈老夫人,祈求她老人家保佑了烟能顺利结成佛缘。

    了烟自从昨晚看到了危月燕冲月,一直感到心慌意乱,她昨天后半夜一直没有睡好过。今天一早,她在码头等一个人。等了整整一天,没有等到人,却等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和一捧衣服。

    尽管她与那人素不相识,但能够不辞辛苦地坚持着等他一天,说明那人对于了烟的重要。小尼姑了烟捧着那捧衣物,勉强地支撑着自己,木然地看着同样惊慌失魂的船家和船娘,看着他们逃也似的溜上了农辅船,带着他们的惊恐,带着他们的悔恨,带着他们的无奈,离开了。

    船娘扔给了烟的衣物,有两件,一件是做工考究干净挺刮的白衬衣,一件是时新流行结实耐穿的牛仔裤,一看就知道这是男青年随身所穿的衣物。一个人连随身的衣物都难以保住,那么这人已经衰到了家了,更悲哀的是,他现在被大鱼拖走了,连身家性命都堪忧。

    她一手抱着小羊,一手夹着衣物,落寞地回到了庵里。黄吉文因为刚刚病愈,身体还很虚,早早地吃了晚饭,躺床上休息了。听到院子里了烟的脚步声,他记挂着了烟的事,就出来察看情况。一出门,他就差点与站在他房门口的了烟撞了个满怀。

    “你怎么闷声不响一个人站在我的门口?等的那人哪?来了吗?”黄老爷问着,眼光越过了烟的头顶,在院子里搜索着。

    “没来。那,这个给你。这是那个人的衣物,他不会再来这里了。他被大鱼拖到海去了。”了烟把衣物往黄老爷怀里一塞,转身就走。

    “哎,这怎么回事?哎,你别走啊。”黄老爷纳闷地看了看衣物,追问道。

    了烟的师傅缘心也到院子里来了,她拉住了烟的手,关切地问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人真来过这里了?那你怎么不叫住他?”

    “我根本没碰到过他。这东西是他船上遇到过的人给我的,说他被他们打落到海里,就在这岛附近,后来被一条大鱼给拖走了。呜呜,他死了。”了烟伤心地哭了起来。黄老爷和缘心终于明白过来,两人面面相觑。

    “大鱼?这是什么鱼?这岛周围有这种拖人的鱼吗?我只听说过河里有河水鬼拖人,这河里淹死的人,都是被河水鬼拖了命去的。这海里,我在岛上住了这么多年,没有听说过有拖人的大鱼啊。”缘心师太满腹疑惑。

    “说不定是鲨鱼。但鲨鱼只会咬人,一般不会拖人的。怎么会有大鱼来拖人哪?”黄老爷此时也百思不得其解。

    “黄老爷,我怎么有点心惊肉跳的感觉。要不,你打个电话到普陀山,问问师弟是不是回来了,如果他回来了,不妨问他个清楚?”缘心师太建议道。

    “问他,他也不会说的,除非他自己说出来。你师弟的个性,你还不知道?我是领教够了,你再怎么问他,他也不会说的。逼急了,他就回你一句‘天机不可泄露’。没用的。”黄老爷摇着头,显得无奈。

    “这么说,那人也是福分不够,与了烟之间也是有缘无份,无法结缘了。”缘心师太心疼着了烟,看了一眼痛哭中的小尼姑,叹息着说道。

    “也许吧。”黄老爷点了点头,转身去安慰了烟,“你也别太难过了。如果那人跟你有缘无分,你也不用为他伤心。人的命运,谁也无法决定,谁也无法改变,生生死死,无法避免。这种事,你伤心也没用。也许你的缘分会落在另一个人的身上,那人只不过是一个引子,并不是真的跟你有缘有分。你快去休息吧,等你师叔上岛来了,我们再让他说解说解。他应该会有一套说法的。”

    “嗯。”了烟擦着眼泪,答应着回房去了。

    把了烟劝回了去休息后,黄吉文就进了沈老夫人的那间房,敬上一炷清香,跪在香几上虔心拜祭。

    在黄吉文的长辈中,沈老夫人是最后一个离开他的人。救他的黄船板那天逃亡出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黄船板的妻女从沈家门的医院回来后,只见到了黄吉文,她们没能见黄船板一眼,两人当场哭得死去活来。没过几年,黄船板的妻子也撒手归天了,而女儿尽管有沈家的照顾,但黄船板的妻子还是在去世之前,替女儿找了舟山一户本份的人家,早早地嫁了出去,女儿尽管不是童养媳的身份,但因为小还未圆房就住在婆家了。本来就没爹没妈的黄吉文,现在连黄家都散了,没处可去了,就一直呆在了沈家,由沈家照顾着。因此,他名义上是黄家的孩子,黄家夫妇是他的养父母,实际上,沈家夫妇才是他的养父母。

    在黄吉文十岁的那年,沈家离开了小岛,举家迁往SH。

    黄吉文尽管年纪小,但他有洋人血统,比一般人长得高大壮硕。到SH时,他的力气已经不小了。他就开始在沈家的五金店里帮忙,帮着铁匠师傅拉风箱,打打下手之类的。

    沈家在SH的五金店生意很好。有一天,一个洋教士找到了五金铺,要店里为他们的教堂打造一副大门的门环。洋教士是SH南a市a区一家东正教教堂的牧师。他看到了黄吉文,就愣住了。然后,他掏出手帕,拉过黄吉文,用手帕擦干净黄吉文满是汗水满是灰渣的脸,仔细地端详了一会。

    “mygod,你是谁?怎么跟我们俄罗斯人长得这么像?”

    “哈哈,他本来就是你们洋人的种。他的名字叫‘酒桶’,意思就是钻在酒桶里从海上漂过来的人。”铁匠师傅哈哈笑着说。

    “什么?他是钻在酒桶里从海上漂来的?是这SH附近的海吗?那他是俄罗斯人在海上遇难后遗留的孤儿了?孩子,你还记得不记得,你的父母是不是在海上遇难了?他们是遇难了!oh,mygod,可怜的孩子。”牧师瞪大着眼睛,缓了一口气,接着说道,“上帝是仁慈的。孩子,你受了这么多苦,终于还是活下来了。感谢上帝。今天,上帝赐福于我,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这也是你的福音,孩子,你是幸运的人。你跟我走吧,别呆在这里。你现在太小,不能干这种脏活,你得去读书,你得受教育,跟我走吧。我们教堂就是信奉主耶稣的兄弟姐妹的一个大家庭,你会喜欢的。教堂会提供你吃的、穿的,还会供你读书,让你成为一个体面的上等人。好不好?”

    “不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不能离开沈叔、沈婶,还有沈家哥哥。”黄吉文态度坚决地拒绝道。

    牧师眼看着黄吉文这样一个洋孤儿流落在普通中国家庭,他岂能不管?但黄吉文和沈家态度坚决地拒绝了他的好意。他仍不放弃,按照万能的上帝的旨意,捧着那本磨得脱皮的羊皮《圣经》,穿梭在狭窄污浊的SH小弄堂里,几次三番来五金店,想尽办法要说服沈家夫妇和黄吉文。最后黄吉文提出了要求,让沈家哥哥一起陪着他到教堂去读书,而他还是要住在沈家,与沈家人一起生活。就这样,黄吉文和沈家家主就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们在教堂里接受了相对比较正规的教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两人都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他们以后进入被西洋人垄断已久的国内航运市场奠定了基础。

    在教堂读书时,牧师嫌“酒桶”这一名字太俗气,要帮他改名。起初,牧师给他取的是一个俄罗斯的名字,黄吉文坚决不要,最后,牧师就给黄吉文取了这个中国名字。黄吉文受黄船板的影响较大,虽然黄船板再也没出现过,黄吉文甚至记不起黄船板的模样,但他从沈家听到黄船板和自己的故事后,就把他的救命恩人当成了自己真正的父亲,还在心里当英雄一样地崇拜着黄船板。长大以后,他选择了船长这一行当,与黄船板的影响不无关系。他一直希望像黄船板一样驾船航海闯世界,纵横远洋纵情海天。

    而沈家家主,跟黄吉文一起中学毕业后,进了SH的报关学校学习业务,毕业后专业从事货物报关、船舶代理、航运保险等的工作,从最基层的报关员做起,做襄理,做经理,最后做买办,一步一个脚印的。结婚时,他在航运界已是最有名的后起之秀。他老丈人也对他刮目相看,慷慨相助。在他丈人的帮助下,沈家家主成立了属于他自己的航运公司。

    这玄妙庵就是沈家家主依靠航运发家后为他母亲所建的。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