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许肯中文网 >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 正文 第51章:煮硝大法

正文 第51章:煮硝大法

书名: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風滴皈迹 || 错误/举报 更新/提醒 投票推荐

    ()    孔方亿擦着额头的汗水,用手扯了扯身后的那位白发老者,那白发老者背有点驼,满脸的皱纹,一双手上满是开裂的伤口,在离朱允炆三尺远的地方回答:“皇上,硝石硫磺木炭研磨成粉以后,按照一硫二硝三木炭的方子,进行配置,混合搅拌均匀以后,就是火药。”

    朱允炆看着老者的双手,就知道那是硝石硫磺之类的东西造成的,对着白头老者一招手,温言说道:“老人家,不用怕,到朕身边来。”

    白发老者带着不自然的笑容,怯怯的往前走一步,离朱允炆还有二尺的距离。

    朱允炆只好自己往老者身边走一步,问道:“老人家,你叫什么名字?今年贵庚呀?”

    一声“老人家”让白发老者非常感动,一双老眼里滚出两滴泪珠,他用粗糙的手背擦去,哽咽着回答:“启奏皇上,草民叫石一,是这里工头,草民全家都是朝廷的匠人,都在咱大明火器制造局做工。”

    石一有点激动,说了很多话,就是没有说到点上,不过表达的yù望非常强烈。

    朱允炆开心笑了笑,刚才看到孔方亿产生的厌恶感减少很多,再次问石一:“你多大年龄?制造局的饭菜好不好?”

    “啊,草民今年四十八。”石一用他的右手手指做一个八的样子,“草民胃口好,能吃饱。呵呵!”

    朱允炆听到石一如此回答,脸上的笑容瞬间消退,在石一“能吃饱”的答案后边,就是饭菜不好,他仅仅只是吃饱活命而已。他此时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因为近距离见到大明皇上,并不代表他的rì子过得舒坦幸福。

    一个四十八岁的人,满头白发,脸如老树皮,身瘦如干柴,生活能好吗,劳动强度绝不是一般的大。四十八岁的石一,比卓敬才大三岁,可是从容貌上来看,说比卓敬大十五岁都有人相信,生活水平的差异,生活的艰苦情形,相差绝对不小。

    朱允炆不便在众人面前发怒,就继续让石一给介绍火药制造过程,石一是火器制造局的工匠,少年时就在这里做工,几十年没有离开过这个山谷一步,大明神机营的火器基本上都是他带领工匠们造出来的,他还改良过不少火器。火药制造是他最拿手的,也是整个制造局水平最高,技艺最好的工匠。

    朱允炆认真的听着石一的介绍,从整理的制造流程看来,火药制造没有多大问题,严格采用一硫二硝三木炭的体积比例配置。

    火药威力不够大原因在于,第一,所有材料的粉碎还是不够细,受技术限制,达不到真正的粉状,最多就是很小的粒状,这就严重影响火药的充分燃烧,也就影响火药爆炸时的威力。第二,各种材料的纯度不够,也会影响火药的品质。

    在火药材料里,木炭和硫磺的品质还好点,硫磺可以开采到纯度较高的天然矿,可是硝石就不行。硝石就是存在自然界里的硝酸盐,主要以硝酸钾为主,同时有其他物质伴生,纯度不高。而硝石是火药产生爆炸的主要物质,硝石的纯度不好,火药的威力自然很差。

    朱允炆站在硝石粉碎场地,一堆一堆的硝石露天堆放,大小不一的块状物,有的上边还带着泥土,或者里边夹杂着黑sè红sè的杂质。很多工匠在硝石堆旁,把硝石用铁锤砸成小块,再把小块放在铁砧上,用小铁锤砸成指头大的碎块,把碎块放到石碾盘上,让牛拉着大石碾子,一遍又一遍的碾压,再用细筛子筛过之后,就产生硝石粉末,这些粉末就直接用来混合成火药。

    朱允炆抓起一把硝石粉,在手里捏着,手的皮肤明显可以感觉到那些很小的粒状物。纯度不够,粉碎度不够,是火药的致命缺陷。

    朱允炆给蹲在旁边的石一说:“石一呀,有没有办法让硝石再细一些,这些硝石粉末还不够细,火药的威力不够大。”

    “皇上,草民看着做的,已经最细了,在洪武时,比这还粗。”石一也是没有其他办法让硝石更细。

    朱允炆思考一阵子,让人拿过两个空桶,他一边说让石一一边做。

    在一个桶里倒入半桶清水,挖来两碗硝石粉,倒入水中,用木棍搅拌。在另一个空桶上蒙两层棉布,让人用手固定住,把刚才的硝石水慢慢的往棉布上倒,经过棉布过滤之后,一些较大的硝石颗粒就被棉布挡住,还有那些不能溶解到水里的杂质,也被棉布挡住。第二个木桶里就是溶解有硝石的水。

    把过滤出来的硝石水倒进铁锅,用大火蒸煮,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水底白sè物越来越多,当水还剩很薄的一层,水面有少量的晶状物露出,命人把铁锅提出来放入冷水槽上。

    在场所有人都惊奇的看着朱允炆给工匠的指导,非常惊奇,谁会想到他们曾经那个张口子曰,闭口子乎者也的皇帝,还会懂得制造火药。太雷人了吧!

    朱允炆没有理会那些文臣的惊讶,反正他们谁也不敢刨根问底的让皇上解释,皇帝嘛,天子,上天的儿子,知道这些平常人不知道的东西,才符合天子的名头。

    朱允炆看着一脸茫然的石一,虽然石一是制造局最好的工匠,可是对这种穿越几百年的理念和技术还是非常惊讶,心里只能用匪夷所思来形容。朱允炆给石一嘱咐:“石一呀,你记住,这铁锅里的水,在哪里放置一晚上,留下的就是最细最好的硝石粉,用这种硝石粉做出来的火药xìng能会比以前更好!记住了吗?”

    “草民记住了,绝不敢忘记。”石一把头猛点,估计就算他化成灰,也不会忘记。

    “第二点,刚才你看到,在大火蒸煮硝石水时,水面露出少量像盐一样东西时,就要停火,把锅放到水槽上冷却,等第二天收集硝石粉。千万不敢把水全部煮干,若是煮干,硝石粉就没用了,没法再做火药。一定要记住,不要忘记!”

    “草民一定记住,绝对不会忘记。”石一拍着胸脯保证。

    “第三,蒸煮出来的硝石粉,在太阳下晾干,若是还有结块时,一定用木锤敲碎,不能用铁锤,小心爆炸,把这里的工匠给炸伤!”

    “草民记住了,一定按照皇上说的做,皇上仁慈,还惦记着我们这些贱骨头…….”话没有回答完毕,石一用粗糙的大手又抹去脸上的泪珠。

    朱允炆没有过分在意石一的激动,继续说:“第四、朕让你刚才做的那些工序,只是样子,绝对不是标准,你以后多试试,找到更好的做法。例如一桶水里放多少研磨好的硝石粉最合适?用几层棉布过滤,效果最好速度可以接受?还可以让人做一些架子,倒锥形木斗用于过滤等等,不要觉得是朕说的就不敢改动,朕只是把煮盐的方法借用到这里而已。”

    石一还是一个劲的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在他心中修改皇上的做法,那是抄家灭门的大罪,他虽然年龄大生活不好,还是想多活几年。其他大臣听到朱允炆说出是借用煮盐方法,才恍然大悟,煮盐之法大家都知道详情,不过都是听说过而已。中国文化的最大弊端就是,祖宗做过说过的东西最靠谱,祖宗没有干过没有说过,谁也不愿意去尝试。

    朱允炆看着石一脸上的担忧神情,对着杨荣一招手,说道:“杨荣,你和沐晟训练神机营时,顺道把火器制造局的差事也监管上,把刚才朕说的这些都记下来,让这里的工匠加以改进细化。”

    “臣遵旨!”杨荣满脸兴奋,年轻人的激情明显的写在脸上,高声把差事承接下来。

    “还有,你花点心思,把火药制造场重新规划一番,你看这里乱糟糟的一片。把碳粉研磨、硫磺研磨、硝石研磨以及火药制造都分开,特别是硝石研磨,一个一个工序规划一番,能做到又快又省力就最好。最关键的是,一定要把硝石水蒸煮场地和其他场地彻底的分离隔绝,别让那个粗心的工匠一不小心,引起火患,给朕把火药制造场给炸平了。”

    “臣谨遵圣谕,一定把火药制造场重新规划修建。”杨荣也明白火药制造场事关重大。

    朱允炆在这里再看一阵工匠们的cāo作,对火药制造场又了解一番,才在孔方亿、石一的带领下向火器制造场走去。

    火器制造场的面积更大,里边的工匠更多,这里主要是制造大明各类火器的场地,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都有,有的朱允炆连听说都没有听说。

    基本上大明的火器制造向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方向就是和弓弩结合,给弩箭增加火药引线装置,借助火药推力、爆炸、燃烧等特xìng,让弩箭shè击速度更快、shè的更远、破坏力更强。第二个方向就是往火器方面发展,各种造型的火铳,还有几门简易的火炮,有的使用在城头,有的安装到船上。这些火器虽然制作粗糙,不过作为科技的起点,也是让朱允炆心里欢喜不已。

    整个大明几百年的历史,火器持续缓慢的在进步发展,因为制度、文化和**等各种因素,火器没有让大明传以万代,可是这种因为安全和破坏的需求,还是让汉人王朝在向前发展。不料,北方女真异军突起,八旗铁骑击败中原腐朽帝国,只是选择xìng继承王权制度和僵化儒家文化,把还很弱小的科技弃之如敝履,几百年的王权强化,科技停滞、国家积弱积贫沦为敌寇砧板上的猪羊,可叹可恨!

    朱允炆一边在心里感慨,一边听着火器制造场工头,石一的同胞弟弟石二的介绍,石二比他哥哥小两岁,也是满头白发,脸上皱纹略微少点,身体也略微壮实一点。口才比石一好很多,介绍他制造的火器时,更是神采飞扬。

    *****风叔卖萌*****

    存稿即将用完,还有工作要处理,今rì起只能一更了,谢谢大家这么久的关照,非常抱歉,请原谅。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īng彩!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